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何用生花曾入梦,岂须大笔要如椽。
自应优冠湘东品,斑竹容渠作比肩。
这首诗的作者郑刚中以宋代文人的眼光,通过对"无兔而用鸡毛,无直干而用粗竹"这一奇特现象的描绘,表达了对书法艺术的独特见解。他赞赏那些在寻常材料中发掘出不凡才能的书法家,即使没有上乘的工具(如生花之笔或大如椽的笔),也能创造出湘东(湖南一带,以书法著称)一流的佳品。诗人甚至将斑竹与之相提并论,寓意这些书法家的才华超越了物质条件的限制,他们的技艺堪比湘东的佼佼者。
诗中的"自应优冠湘东品",是对这些书法家技艺高超的肯定,"斑竹容渠作比肩"则进一步强调了他们在书法界的地位。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创新精神和在困境中展现的艺术才华,体现了宋人对于书法艺术的崇尚和对个体技艺的尊重。
不详
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春风灯火倾城醉,明月花枝满地寒。
不是陇头新麦绿,田夫未肯远来看。
门前又结綵为山,千骑从容鼓吹间。
孰谓柴扉连竹坞,一灯和月夜深关。
柳色几番随雨暗,蕉心闲处向人开。
个中岂得无诗句,滞思如胶索不来。
池塘好处烟迷柳,帘幕昏时雨过山。
燕子不知春有恨,衔将花片入梁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