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末明初诗人蓝智的《暮雨》描绘了一幅深秋雨后山林的静谧景象。首句“暮雨何萧瑟”以傍晚的冷雨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气氛,"萧瑟"二字传达出雨声的低沉和环境的落寞。接着,“秋山正寂寥”进一步强调了山中的空旷与宁静,秋意浓厚。
“涧寒无宿鸟”通过描绘涧水寒冷,连过夜的鸟儿都已离去,暗示了山中生活的孤寂。而“谷响有归樵”则以山谷回荡的樵夫砍柴声,带来一丝人间烟火的气息,打破了寂静。
诗人身处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简朴,“衣破裁荷叶”,形象地展示了其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而“园荒徙药苗”则反映出园子的荒芜,但诗人并未因此沮丧,反而将药苗移栽,体现出他的坚韧和对自然的亲近。
最后两句“山林多暇日,击壤咏唐尧”,诗人享受着山林中的闲暇时光,悠然自得,甚至在击壤(古代一种农具,此处象征简朴生活)之余,还能吟咏起古代贤君唐尧的典故,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高尚道德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林生活的孤寂与宁静,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淡泊与坚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