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刘元海陵寝

汉统天久绝,汉恩一何深。

隔远魏晋代,犹足收民心。

咄嗟呼韩子,崛起蒲离阴。

自云汉婿甥,赫怒开实沈。

左顾龙在野,右咤虎啸林。

吹嘘炎烬馀,五部来讴吟。

阿聪奋馀烈,两京随扫平。

窃据二纪强,文物有足矜。

我来拜陵寝,悚然振冠缨。

风云渺何许,废堞馀金城。

贤哉刘淑妃,成此直谏名。

在聪未为疵,假义渊可称。

孰云仁义师,可敌不可征。

桓桓祁山举,一出三辅惊。

天其假公年,载洗六合清。

此志竟莫遂,此邦还有成。

所以广武叹,痛惜无豪英。

山烟知客意,斜日生荒陵。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王恽的《过刘元海陵寝》诗,以历史人物刘元海为题材,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首句“汉统天久绝,汉恩一何深”开篇即点明主题,将刘元海置于汉朝的宏大背景下,强调了他与汉朝的深厚联系。接着“隔远魏晋代,犹足收民心”则表达了尽管时间久远,但刘元海仍能凝聚人心,显示出其非凡的魅力和影响力。

“咄嗟呼韩子,崛起蒲离阴”一句,通过“咄嗟”这一口语化的表达,生动描绘了刘元海的崛起之速,以及他在历史舞台上的惊人表现。“自云汉婿甥,赫怒开实沈”则进一步强调了刘元海与汉朝的血缘关系,以及他所展现的赫赫声威。

“左顾龙在野,右咤虎啸林”运用形象的比喻,描绘了刘元海的雄姿英发,仿佛龙腾虎跃,充满力量与威严。“吹嘘炎烬馀,五部来讴吟”则展示了刘元海在乱世中如何聚集力量,赢得众人的支持与歌颂。

“阿聪奋馀烈,两京随扫平”提到刘元海的继承者阿聪,继续发扬先辈的功业,最终平定两京,巩固了刘氏政权。“窃据二纪强,文物有足矜”赞扬了刘氏政权在位期间的强盛与文化成就。

“我来拜陵寝,悚然振冠缨”表达了诗人亲自前往刘元海陵寝的庄重与敬畏之情。“风云渺何许,废堞馀金城”描绘了陵寝周围的自然景象,以及历史遗迹的沧桑变迁。

“贤哉刘淑妃,成此直谏名”赞美了刘元海的配偶刘淑妃,她以直谏闻名,彰显了女性在历史中的重要角色。“在聪未为疵,假义渊可称”肯定了阿聪虽有瑕疵,但其行为基于正义,值得称赞。

“孰云仁义师,可敌不可征”提出疑问,探讨了是否真正的仁义之师能够抵挡一切挑战。“桓桓祁山举,一出三辅惊”描述了刘元海的军事行动,震惊四方。

“天其假公年,载洗六合清”表达了对刘元海的期望,希望他能长寿并为天下带来清明。“此志竟莫遂,此邦还有成”感叹刘元海未能实现其宏伟志向,但他的精神和事业仍在延续。

“所以广武叹,痛惜无豪英”引用广武山的典故,表达了对缺乏杰出人才的遗憾。“山烟知客意,斜日生荒陵”以自然景象象征诗人的情感,山烟似乎理解了他的心意,夕阳映照在荒凉的陵墓上,增添了哀伤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刘元海及其时代背景的描绘,展现了历史人物的英雄气概与深远影响,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变迁、个人命运与理想追求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56)

王恽(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朝著名学者、诗人兼政治家。一生仕宦,刚直不阿,清贫守职,好学善文,成为元世祖忽必烈、元裕宗真金和元成宗皇帝铁穆耳三代著名谏臣。其书法遒婉,与东鲁王博文、渤海王旭齐名。著有《秋涧先生全集》。散曲创作,今存小令41首。大德八年六月二十日,在汲县去世,终年七十八岁

  • 字:仲谋
  • 号:秋涧
  • 籍贯:卫州路汲县(今河南卫辉市)
  • 生卒年:yùn)(1227—1304年7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游万固寺

中条郁苍苍,首尾固雄大。

连山一卧虎,矫首尽两戒。

东南万峪门,荦确入幽阨。

空青上绝壁,巀嶪两崖对。

南山开画屏,高下蔚万桧。

扶藜到山门,黄衣六七辈。

寺残薄水赏,一水良可爱。

寻源入云萝,不惜阮屐败。

掬饮清臆尘,坐睨巨石怪。

山空响佩环,林迥腾怒獬。

行听溪声回,周览询胜概。

当年爽心亭,万竹争映带。

碧鲜照清泚,襟袂濯沆瀣。

人境两渺茫,佳句尽誇迈。

开轩邀客饭,放目欣一快。

盘餐固疏粝,泉洌几肉嘬。

少焉林风振,万壑一气噫。

前林疑虎啸,作勇助吾惫。

笔落还自惊,一扫众峰叆。

山僧喜醉颠,海会得珠贝。

兴来本无心,游藏诧佛界。

夕阳送归鞍,依约虎溪外。

风烟作破墨,塔庙失所在。

钟美厌摹写,閟伏化机蔼。

盘空乏硬语,技痒若无赖。

马首诗遽成,一笑豁吾隘。

形式: 古风

沁水道中

苍巅互出缩,峪势曲走蛇。

回眺惊后拥,迎看复横遮。

云林荡高秋,半岭翻晴霞。

十里九渡水,清流带寒沙。

山溪本幽寂,激之声乃哗。

解鞍憩美荫,觉我心静嘉。

风枝满秋实,野菊被水涯。

幽馨散兰馥,红鲜缀丹砂。

二物固琐碎,托兴骚人誇。

我欣记所见,信笔书田家。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过鹿台山

远寻文石岗,来历南山缠。

鹿台台为山,幽径蟠古篆。

后峪行未尽,前岭已当面。

秋声荡林樾,风露凄以泫。

阴壑气蓊郁,疑有虎豹变。

山田苦无多,沟崦耕已遍。

柴楥结半空,罗络碧岩转。

自怜终岁勤,兽患防一旦。

我本山中人,束带对邮掾。

顿然还旧观,潇洒偿夙愿。

行经双蟾岭,石怪惊变现。

闯首槲树间,气自太古练。

月中谁推坠,囚锁属山县。

乃知北平守,认虎饮羽箭。

物肖本偶然,长歌下层巘。

形式: 古风

御骠出厩图

何人拂绢素,写此房驷精。

一马老伏枥,志在千里行。

二马骋踶齧,角壮犹龙腾。

一马方辊尘,海岸翻鲲鲸。

画师惨淡意,落笔矜多能。

我观寓所感,国制贵有经。

唐人重马政,分屯列郊坰。

当时百万匹,肃肃罗天兵。

东封与西荡,岁用不可胜。

嗣王猎其馀,尚足开中兴。

乃知三军本,匪马将奚凭。

圣经说备预,万古为世程。

仓卒事亦办,未免众目惊。

我思立仗间,振鬣伸长鸣。

吾言固刍荛,圣经其可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