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其一)

才辱东皇造化工,便随飞鹊报帘栊。

人间狴犴知无所,天上蓬莱还有宫。

酒色半澄春后绿,蜡花全折夜来红。

从今泰道能连茹,愿驾苍蟠跃震风。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翻译

刚刚被东皇赋予了工艺之才,就立刻随着喜鹊的报信来到窗前。
人间的法律公正无处不在,而天上的仙境蓬莱仍有宫殿。
春天过后,酒色变得半透明,如同绿色的液体;夜晚蜡烛燃烧,只剩下红色的残影。
从此以后,希望能在公正之道上顺畅通行,愿驾驭着苍龙腾跃在疾风中。

注释

辱:赋予,此处指得到特殊才能。
飞鹊:喜鹊,象征吉祥和消息传递。
狴犴:古代狱神,象征公正。
蓬莱:传说中的仙岛,象征仙境。
泰道:公正之道,比喻公平、正直的道路。
苍蟠:青龙,古代神话中的神兽。
震风:疾风,形容快速或强大的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华岳的作品,名为《除夜(其一)》。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道法修炼、飞升成仙的向往和追求。

"才辱东皇造化工,便随飞鹊报帘栊。" 这两句诗直接点出了诗人的志向,他希望能够像神话中的东皇太一那样具有创造天地万物的能力,并且愿意跟随那些传说中能够通告仙界消息的小鸟(飞鹊)到达神仙居住的宫阙。

"人间狴犴知无所,天上蓬莱还有宫。" 这两句表明诗人对于现世的不满与对仙境的向往。在这里,“狴犴”指的是古代传说中能够驱邪避祸的神兽,而“蓬莱”则是海中三座神山的总称,象征着理想中的仙界。

"酒色半澄春后绿,蜡花全折夜来红。"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场除夕之夜的景象,“酒色半澄”可能指的是月光下的清澈酒水,而“蜡花全折”则是说在这除夜之际,灯烛燃烧至尽,显现出一种祭祀与庆祝的氛围。

"从今泰道能连茹,愿驾苍蟠跃震风。"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泰道”的追求和信仰,以及希望能够驾驭神兽(苍蟠)翱翔于天界的愿景。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仙境的描绘和个人修炼成仙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永生不老的深刻向往。

收录诗词(402)

华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因读书于贵池齐山翠微亭,自号翠微,武学生。苏师旦,下建宁(今福建建瓯)狱。韩侂胄诛,放还。嘉定十年(1217),登武科第一,为殿前司官属。密谋除去丞相史弥远,下临安狱,杖死东市。其诗豪纵,有《翠微北征录》

  • 字:子西
  • 籍贯:贵池(今属安徽)
  • 生卒年:1205

相关古诗词

除夜大雪丙寅除夜得春,瑞雪大作,时有襄淮之衄,因记夜半入蔡之事,使人振腕不寐。时在建三除夜矣

青帝明朝下玉京,先教滕六掩车尘。

梅花笑我三年腊,椒叶争他一夜春。

乌角触檐鞭堕玉,马蹄印路碗抛银。

何当夜缚吴元济,去作中兴社稷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借景楼

朱箔钩新月,平阑架落霞。

百钱呼酒炙,四壁听笙笳。

翠映谁家竹,香飘何处花。

功名未归我,且此寄生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倪尚书生祠

闻说先生入建都,一年民乐吏清癯。

四厢夜月封朱户,两院春风锁翠芜。

一旦有书追驷马,万冤无计彻群乌。

焚香再拜祝公寿,问有清朝赏罚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套筒

作个咿?赘项咽,个中和我万愁牵。

一筒作柄箫无窍,双铁为圜扇有圈。

身拜却疑人是犬,手擎还类笔如椽。

从今节节能通气,安得当为积蓄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