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楚天千里无云,露华洗出秋容净。

银蟾台榭,玉壶天地,参差桂影。

鸳瓦寒生,画檐光射,碧梧金井。

听韶华半夜,江梅三弄,风袅袅、良宵永。

携手西园宴罢,下瑶台、醉魂初醒。

吹箫仙子,骖鸾归路,一襟清兴。

鳷鹊楼高,建章门迥,星河耿耿。

看沧江潮上,丹枫叶落,浸关山冷。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翻译

楚天万里无云,露华洗出秋容净。
月光如银,照亮了亭台楼阁,天地间桂树婆娑摇曳。
鸳鸯瓦上寒气生,画檐反射出明亮光芒,碧绿梧桐映照着金色井栏。
半夜听那美妙的乐声,梅花三度演奏,微风吹过,长夜显得更加宁静。
宴会结束后,携手西园,酒醒后才觉身在瑶台之上。
仙子吹箫,驾驭鸾鸟返回,满心清雅之思。
站在高高的鳷鹊楼上,遥望建章宫门,银河璀璨。
看着沧江潮水上涨,红枫叶飘落,关山被冷意浸润。

注释

楚天:南方的天空。
露华:露水的光泽。
银蟾:明亮的月亮。
鸳瓦:覆盖屋顶的鸳鸯图案瓦片。
画檐:装饰有彩绘的屋檐。
鳷鹊楼:古代宫殿中的楼阁。
星河:银河。

鉴赏

这首《水龙吟》是宋代词人曾觌的作品,描绘了一幅秋夜月色下的清幽景象。开篇"楚天千里无云,露华洗出秋容净",以寥廓的楚天和明亮的露珠,展现出秋天的清新与宁静。接下来的"银蟾台榭,玉壶天地,参差桂影",通过月亮、宫殿和桂树的意象,营造出仙境般的氛围。

"鸳瓦寒生,画檐光射,碧梧金井",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清凉和建筑的精致。"听韶华半夜,江梅三弄,风袅袅、良宵永",通过音乐和微风,传达出夜晚的悠长和静谧。"携手西园宴罢,下瑶台、醉魂初醒",则描绘了宴饮后的闲适与仙子般的超脱。

"吹箫仙子,骖鸾归路,一襟清兴",以仙子和鸾鸟的形象,寄托词人的超然心境。"鳷鹊楼高,建章门迥,星河耿耿",写高楼与星河,显现出词人对壮丽景色的赞叹。最后,"看沧江潮上,丹枫叶落,浸关山冷",以江潮、红枫和寒冷的关山,收束全词,寓含着词人对自然景观的深深感慨,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富有诗意和深沉情感的宋词。

收录诗词(106)

曾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兴中,为建王内知客。孝宗受禅,以潜邸旧人,授权知阁门事。淳熙初,除开府仪同三司,加少保、醴泉观使。趋奉宫廷,词多应制之作。其词语言婉丽,风格柔媚。代表作为《阮郎归》、《水调歌头》《西江月》《定风波》(长相思》、《采桑子》、《眼儿媚》、《忆秦娥》等,其中以《阮郎归》一词为最著名

  • 籍贯:汴京(今河南开封)
  • 生卒年:音di迪)(1109-1180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和南剑薛倅

长乐富山水,杖屦足追游。

故人千里,西望双剑黯回眸。

多谢扁舟乘兴,慰我天涯羁思,何必羡封侯。

暮雨疏帘捲,爽气飒如秋。送征鸿,浮大白,倚危楼。

参横月落,耿耿河汉近人流。

堪叹人生离合,后日征鞍西去,别语却从头。

老矣江边路,清兴漫悠悠。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书怀

溪山多胜事,诗酒辨清游。

主人为我,增葺台榭足凝眸。

髣髴玉壶天地,隐见瀛洲风月,千首傲王侯。

谁与共登眺,公子气横秋。记当年,曾共醉,庾公楼。

一杯此际,重话前事逐东流。

多谢兼金清唱,更拟重阳佳节,挼菊任扶头。

但愿身长健,浮世拚悠悠。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图画上麟阁,莫使鬓先秋。

壮年豪气,无奈黯黯阵云浮。

常记青油幕下,一矢聊城飞去,谈笑静边头。

勋业出无意,非为快恩雠。卷龙韬,随凤诏,与时谋。

朱幡皂盖南下,聊试海山州。

邂逅故人相见,俯仰浮生今古,蝼蚁共王侯。

万事偶然耳,风月恣嬉游。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

长相思

清夜长。泛玉觞。照座江梅花正芳。风传细细香。

围艳妆。留醉乡。一曲清歌声绕梁。尊前人断肠。

形式: 词牌: 长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