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淮阴道署

三载依依玉镜前,旧梳妆处最相怜。

不知今后红窗里,又是何人点翠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吴若华所作的《留别淮河道署》,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离别之际的复杂心情。

“三载依依玉镜前”,开篇以“三载”点明时间跨度,用“依依”二字形容情感之深,仿佛在玉镜前的时光充满了不舍与眷恋。“玉镜”不仅象征着美好与纯洁,也暗示了诗人与淮河道署之间情感的纯净与珍贵。这一句将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深厚巧妙结合,为整首诗奠定了深情的基调。

“旧梳妆处最相怜”,进一步深化情感,将情感聚焦于过去共同度过的时光,尤其是那些共同梳妆打扮的温馨时刻。这里的“旧梳妆处”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指称,更是情感记忆的载体,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和珍惜。

“不知今后红窗里,又是何人点翠钿?”最后两句则转向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思考,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和对当下关系的不舍。这里,“红窗”象征着未来的居所或生活场景,而“点翠钿”则是对精致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暗含了对身份地位的关注。诗人通过这一问,表达了对未知命运的忧虑,以及对与淮河道署之间深厚情感的留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运用,深刻地表达了离别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忧虑,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收录诗词(3)

吴若华(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风

满耳萧骚梦不成,残云凉月夜凄清。

等闲吹落长林叶,杂入千家捣练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偶成

天外鱼书绝,征人岂念家。

可怜小儿女,夜夜看灯花。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麻]韵

忆父二首(其一)

吴树燕云断尺书,迢迢两地恨何如?

梦魂不惮长安远,几度乘风问起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忆父二首(其二)

欲归未得怅空囊,儿女相思泪数行。

苦忆寝门双白鬓,朝朝扶杖倚闾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