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诸葛武侯祠联

生入玉门关,幸仗天子威灵,重拜宗臣遗像;

手挽银河水,莫谓吾才衰老,一展函夏雄图。

形式: 对联

鉴赏

此联由晚清名臣左宗棠所撰,悬挂于甘肃的诸葛武侯祠中,以表达对诸葛亮的敬仰与追思。上联“生入玉门关,幸仗天子威灵,重拜宗臣遗像”描绘了诸葛亮在历史上的英勇事迹和忠诚精神。玉门关是中国古代边防的重要关隘,此处借以象征诸葛亮的壮志豪情和为国效力的决心。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丞相,其智慧与忠诚深受后人景仰,故“幸仗天子威灵,重拜宗臣遗像”既是对诸葛亮功绩的肯定,也是对其忠诚与智慧的赞美。

下联“手挽银河水,莫谓吾才衰老,一展函夏雄图”则展现了左宗棠的自信与决心。他自比诸葛亮,表示即使年岁已高,仍能如诸葛亮般施展宏图大略,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这里的“手挽银河水”形象地表达了左宗棠面对国家危难时的决心与勇气,而“函夏雄图”则指代他想要实现的宏伟大业,即收复新疆失地,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

整联通过对比诸葛亮与左宗棠的境遇与抱负,不仅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崇敬之情,也体现了左宗棠作为一代名臣的豪情壮志和对国家的深切关怀。

收录诗词(86)

左宗棠(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一字朴存,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湘军著名将领,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曾就读于长沙城南书院,二十岁乡试中举,虽此后在会试中屡试不第,但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由幕友而起,参与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兴办洋务运动,镇压捻军,平定陕甘同治回乱,收复新疆,推动新疆建省。中法战争时,自请赴福建督师,光绪十一年(1885年)在福州病逝,享年七十三岁。追赠太傅,谥号“文襄”,并入祀昭忠祠、贤良祠。著有《楚军营制》《朴存阁农书》等,其奏稿、文牍等辑为《左文襄公全集》,后人又辑有《全集》

  • 字:季高
  • 号:湘上农人
  • 籍贯:湖南湘阴
  • 生卒年: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

相关古诗词

岳麓书院

学贯九流,汇此地人文法海;

秀冠三湘,看群贤事业名山。

形式: 对联

饮和池联

空潭泻春,若其天放;明漪绝底,饮之太和。

形式: 对联

陕西湖广会馆联

百二关河,十年征戍;八千子弟,九塞声名。

形式: 对联

家塾联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