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春水,用玉田韵

十里暖云烘,趁晴烟,放鸭人来侵晓。

一碧净无尘,东风软,已遣游丝先扫。

垂杨影里,钓钩挂出筠竿小。

有女浣纱偏耐坐,茵衬渔矶芳草。

几篙新涨粼粼,指红桥雁齿,前痕没了。

正喜报方生,双双鲤、知有天涯书到。绿波渺渺。

渔郎去后桃源悄。

遮莫重来寻旧路,流尽落花多少。

形式: 词牌: 南浦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殷秉玑的《南浦·春水》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春日图景。开篇“十里暖云烘,趁晴烟,放鸭人来侵晓”写的是清晨时分,温暖的云雾弥漫在十里长堤,趁着晴朗的炊烟,放鸭的人们早早地来到河边。接着,“一碧净无尘,东风软,已遣游丝先扫”描绘了湖面碧绿如镜,微风轻轻拂过,连游丝都似乎被东风温柔地清扫干净。

“垂杨影里,钓钩挂出筠竿小”描绘了垂柳依依的岸边,钓鱼者悠闲地挂着细竹竿垂钓。女子在旁边浣纱,静静地坐着,增添了宁静的氛围。“有女浣纱偏耐坐,茵衬渔矶芳草”进一步刻画了渔村生活的恬淡与和谐。

“几篙新涨粼粼,指红桥雁齿,前痕没了”描述了河水上涨,泛起微微波纹,指向远处的红色小桥,仿佛雁齿般的桥梁倒映在水中,过去的痕迹已被新水淹没。接下来,“正喜报方生,双双鲤、知有天涯书到”表达了收到远方书信的喜悦,寓意着鱼儿传递的信息带来了远方的消息。

最后,“绿波渺渺。渔郎去后桃源悄”以悠远的绿色水面和渔夫离去后的静谧,暗示了桃花源般的隐逸生活。然而,“遮莫重来寻旧路,流尽落花多少”则流露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暗示即使想再寻觅过去的美好,也只剩下满地落花。

整体来看,这首词语言优美,画面生动,情感细腻,展现了江南春天的田园风光以及诗人对生活的深深体验和对远方的思念之情。

收录诗词(34)

殷秉玑(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平度道中晓行即事

鞭丝帽影逐风斜,惊起平林阵阵鸦。

冷月兴冰同一色,客心如路尽三叉。

铃喧稳和闺中梦,霜酽寒添颊上花。

初日未升星乍落,海天红绽几层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赠范梅坞

吾乡诗人略可数,我之畏友延荔浦。

金门礼垣我比肩,独恨未见范梅坞。

二十年前耳君名,论诗与我颇龃龉。

君才时时吐珠玉,我笔往往杂龙虎。

君曾笑我太纵横,我亦嗤君不轩举。

继闻君颇务广博,谈天谈兵兼训诂。

迩来忽复寻旧径,读债未完急须补。

恰逢贼子正倦游,欲往从君道里阻。

松溪李生亦可人,约我邀君缔缟纻。

集真古观界中途,如捧敦盘会齐楚。

入门握手讶疏狂,坐久深谈觉媚妩。

新交肝胆既相投,旧意参差不足语。

我生舌本爱翻澜,每到妙处君起舞。

洒落真能辟万夫,飞扬直欲空千古。

际天明月照屋梁,僵柱僮奴鼾廊庑。

登床倚枕不成眠,多少深情尽倾吐。

初日惊屯东岭云,晓风忽送前峰雨。

蹇驴已秣仆执鞭,君尚持杯我挥麈。

丁宁索我赠长句,口虽未应心已许。

我生以诗作性命,此事颇能道甘苦。

读书万卷尽糟粕,驱策群言仗灵府。

莫学蜉蝣夸衣裳,要看大将建旗鼓。

王孟韩苏俱我师,乃所愿学白与甫。

平时苟不抱奇气,下笔空嗟仇肺腑。

艺不两精岂我欺,千秋事业力宜努。

我诗不欲工献媚,以此质君或有取。

荔浦频年因手板,金门久已埋黄土。

间居还往独礼垣,冷落诗坛寡俦侣。

知君将作析城游,扫径先为开别墅。

不独名山尽待君,我亦愿为东道主。

形式: 古风

夏日游云洞纪胜(其一)

荒幻仙人迹,沧桑不记年。

霞窝藏古篆,月峡束寒泉。

踞壑松根老,盘空鸟道偏。

坐听山籁发,清响近龙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夏日游云洞纪胜(其二)

我爱鹤峰叟,谈经薜荔阴。

涧花迎杖舄,山鸟助歌吟。

一自高贤逝,空教岁月深。

淙淙流水意,能不怅人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