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钦上人院

有相无相身,唯师说始真。

修篁半庭影,清磬几僧邻。

古壁丹青落,虚檐鸟雀驯。

伊余求了义,羸马往来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有相无形,唯有师说才真实。
修长的竹子投下半个庭院的影子,清脆的磬声来自几位僧人邻居。
古老的墙壁上绘画已斑驳脱落,空荡的屋檐下鸟雀显得温顺。
我追求佛法的真谛,瘦弱的马匹频繁地来往穿梭。

注释

有相无相:指世间万物有形与无形、实有与虚幻的区别。
唯师说始真:只有通过老师的教导才能分辨出真理。
修篁:修长的竹子。
清磬:寺庙中敲击的清脆磐石。
僧邻:僧人邻居。
古壁丹青:古老的墙壁上的彩色壁画。
虚檐:空荡的屋檐。
鸟雀驯:鸟雀变得温顺。
伊余:我。
了义:佛教术语,指彻底了解和领悟真理。
羸马:瘦弱的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寺院生活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禅修氛围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佛法真理的追求与悟得。

"有相无相身,唯师说始真" 表明只有通过师父的指导,才能领悟到最真实的佛理。这里的“相”指的是世间的现象,“无相”则是超脱世俗的真理。诗人强调了对佛法的尊重和对师承的重要性。

"修篁半庭影,清磬几僧邻" 描述了寺院内的宁静景象。修篁,即拂尘,是僧人的日常用具,用来比喻他们的生活简朴而不失庄重;“半庭影”则是夕阳西下时,寺院中弥漫的安详气氛;“清磬几僧邻”展示了寺院内僧人们打坐念经的情景,这里的“清磬”可能指的是清晨或夜晚的磬钟声,是一种时间的标志,也象征着心灵的清净。

"古壁丹青落,虚檐鸟雀驯" 这两句描绘了寺院建筑的一隅。古老的墙壁上可能残留着历史的痕迹,而“虚檐”指的是屋檐下方的空旷处,“鸟雀驯”则是指鸟儿在那里安居,显示出一种自然与人工和谐共存的景象。

"伊余求了义,羸马往来频" 这里“伊余”可能是诗人自指,表达了对佛法真理的追寻;“羸马”则是一种形容词,用来比喻僧人们勤勉修行的情状,“往来频”强调了他们求法的勤奋与频繁。

整首诗通过对寺院生活的细致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向往佛理的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514)

姚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 号:称“姚
  • 籍贯:陕州硖石

相关古诗词

过稠上人院

清羸一饭师,闲院亦披衣。

应诏常翻译,修心出是非。

雪中疏磬度,林际晚风归。

蔬食常来此,人间护净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别李馀

病童随瘦马,难算往来程。

野寺僧相送,河桥酒滞行。

足愁无道性,久客会人情。

何计羁穷尽,同居不出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别春

留春不得被春欺,春若无情遣泥谁。

寂寞自疑生冷病,凄凉还似别亲知。

随风未辨归何处,浇酒唯求住少时。

一去近当三百日,从朝至夜是相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别贾岛

懒作住山人,贫家日赁身。

书多笔渐重,睡少枕长新。

野客狂无过,诗仙瘦始真。

秋风千里去,谁与我相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