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赵抃所作,名为《和二苏题白鹤观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黄衣道士与白鹤仙翁的形象,通过对比他们的存在状态,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感慨。
首句“黄衣道士骨朽矣”,以“黄衣道士”作为开篇,暗示这位道士已逝去,其肉体已化为尘土,形象地展现了时间的无情。接着,“白鹤仙翁诗宛然”一句,将视角转向了“白鹤仙翁”,强调其精神不朽,即使在物质世界消失,但其留下的诗歌依然流传,展现出一种超脱于生死的精神境界。
后两句“君傥不能来一顾,壁间磨灭有谁传”,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似乎在邀请读者或未来的访客,如果不能亲临此地,那么这些珍贵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将会逐渐被遗忘,失去传播的机会。这不仅是对白鹤观历史价值的肯定,也是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呼吁,提醒人们珍惜并传承历史的痕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黄衣道士与白鹤仙翁的不同命运,以及对时间和记忆的探讨,表达了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深思,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后世责任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