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佛鉴禅师语录后

流水高山不在弦,等闲成曲又成篇。

列珊瑚树枝枝好,撒水银珠颗颗圆。

挥落禅关无少滞,增添衲子几重冤。

拟于纸上明端的,争似当机自造玄。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以“题佛鉴禅师语录后”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佛学智慧的深刻理解与独到见解。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抽象的禅理具象化,使得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哲思。

“流水高山不在弦”,以流水高山比喻佛法的深邃与广大,暗示佛法如同自然界的壮丽景观,难以完全捕捉和表达。同时,“不在弦”也意味着佛法的精髓并非通过言语所能完全传达,需要通过内心体验和悟性来领悟。

“等闲成曲又成篇”,则表达了佛法的普及性和普遍性,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文学作品中,都可以找到佛法的影子,它渗透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列珊瑚树枝枝好,撒水银珠颗颗圆”,通过珊瑚树和水银珠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佛法的纯净与美好,同时也暗示了佛法的珍贵与难得。

“挥落禅关无少滞,增添衲子几重冤”,这里“挥落禅关”形象地描绘了打破束缚、领悟真理的过程,而“增添衲子几重冤”则可能暗指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惑和挑战,但最终这些都将成为修行路上的宝贵财富。

“拟于纸上明端的,争似当机自造玄”,最后两句表达了对直接体验和实践的重视,认为在纸上寻找答案或解释是不够的,真正的智慧和真理需要通过亲身实践和直觉的洞察来获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生活情境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佛学的智慧,既富有诗意又富含哲理,引导读者在美的享受中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修行的道路。

收录诗词(1)

释慧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咨叩有省呈黄龙清禅师偈

杳冥源底全机处,一片心花露印纹。

知是几生曾供养,时时微笑动香云。

形式: 偈颂 押[文]韵

偈二首(其一)

气候欲流金,炎威将铄石。

扇子摇明月,云片耸奇峰。

蚕成茧而麦渐收,笋抽簪而梅已熟。

薰风习习,逝水滔滔。鹊噪森松,莺啼修竹。

观音势至,文殊普贤。有愿必从,无刹不现。

形式: 偈颂

偈二首(其二)

匣中宝剑,袖里金锤。时节既彰,莫辞拈出。

击开关锁,斩断葛藤。

令他跳出生死门,惊过荆棘路。

人人似生师子,个个如活大虫。

休教著布过他州,直待还乡衣昼锦。

形式: 偈颂

临终偈

弄罢影戏,七十一载。更问如何,回来别赛。

形式: 偈颂 押[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