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堆相传始皇焚书处(其一)

硎谷知何处,灰堆尚有灰。

六经终不灭,一炬竟先灾。

惨澹阴符出,苍茫赤帝来。

至今原上草,秋烧满荒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灰堆相传始皇焚书处(其一)》,作者是清代诗人祁寯藻。诗中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沉思和感慨。诗人以“硎谷知何处,灰堆尚有灰”开篇,暗示了历史遗迹虽经岁月变迁,但焚烧书籍的痕迹犹在,形象地描绘了秦始皇焚书的历史场景。

接下来,“六经终不灭,一炬竟先灾”表达了对儒家经典的坚韧精神,即使遭受大火,其智慧与文化价值并未因之毁灭,反而更加凸显。诗人通过“惨澹阴符出,苍茫赤帝来”暗喻历史的轮回,仿佛古老的神秘力量在灰烬中显现,预示着新的时代变迁。

最后两句“至今原上草,秋烧满荒台”,以自然景象收尾,原野上的草木历经春秋更迭,每到秋季,野火烧尽,展现出历史的无情与沧桑,同时也象征着知识与文化的生生不息,即使废墟之上,仍有生命力在延续。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知识传承的思考。

收录诗词(22)

祁寯藻(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灰堆相传始皇焚书处(其二)

周道昔云坠,群言多异同。

不经秦火劫,谁识汉儒功。

口授篇章外,心传训诂中。

峄碑焚已久,刻画信徒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游兰州制府后园遂登城北望河楼感旧述怀

腊日无风天气暄,主人留我游灌园。

入门一曲开东轩,回廊夹道交篱藩。

木叶既落枝柯繁,避人鸟雀争腾骞。

小亭低槛手可援,连冈起伏如惊蚖。

老圃界画泉潺湲,倚阑聊息腰脚烦。

回眺似有双朱轓,乘之可陟城北垣。

拂云楼高云乱翻,黄河直接昆仑源。

冰桥践雪车马喧,下有千丈波涛掀。

西来天马通大宛,陇树东指咸阳原。

主人危坐客有言,此邦锁钥天西门。

葱岭两道兵四屯,万里一线达帝阍。

控驭中外节钺尊,野番回鹘毡裘温。

饥鹰侧目豺虎蹲,边将日醉蒲桃樽。

守非其人寇即婚,汉唐得失不敢论。

羁縻之义古所敦,剪其支蔓固本根。

南望龙尾余烟墩。

文成祠庙岿然存,天阴似闻铁骑奔。

忆昔作客来西垠,开元相国仍有孙。

为我扫径加盘飧,此园朴索真山村。

两载日涉穷晨昏,碑字钩勒手留痕。

池水自清河水浑,往事欲说声先吞。

年少气猛过孟贲,岂料齿豁头发髡。

人事变化鹏与鲲,旧游重历皆君恩。

论交四海如弟昆,吾舌岂为主人扪。

归来冻月侧金盆,他日更约看朝暾。

形式: 古风

幽兰(其一)

空山四无人,知有幽兰花。

花开不可见,香气清且嘉。

飞流下危磴,时有横风遮。

香久亦不闻,山深愁路赊。

众草何青青,吐艳明朝霞。

如何咫尺间,渺若天一涯。

援琴坐白石,日暮三叹嗟。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幽兰(其二)

亭亭复亭亭,孤芳空自馨。

美人偶一顾,移植来中庭。

中庭花木繁,红紫罗锦屏。

一茎止一花,何以奉尹邢。

亦思九畹滋,力薄身伶俜。

云窗雾阁中,疏弦何泠泠。

不叹知音稀,希声难为听。

形式: 古风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