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俞允文为送别友人陆山人明谟前往京都拜见王中丞而作。诗中表达了对陆山人的敬仰和对其才华的肯定,同时也寄寓了对他的鼓励和期望。
"志士怀悾愡",以志士胸怀壮志,但处境困顿开篇,暗含对陆山人虽遭挫折但仍怀抱理想的决心。"容发苦见侵",形容岁月无情,催人老去,暗示陆山人年华易逝。
"敝裘日芜秽,抱剑中夜吟",形象地描绘了陆山人衣衫破旧、深夜吟咏剑歌的落魄与坚韧。"古剑无文章,精气惟寒阴",以古剑比喻其才华未被世人赏识,但内在精神犹存。
"慷慨揽长辔,结托将远寻",鼓励陆山人要有勇气追求,即使前路艰难也要坚定信念。"张仪犹有舌,范雎岂无心",引用历史人物,表达对陆山人如张仪、范雎般能言善辩、有志向的期许。
"君家橐中装,尝卖千黄金",提及陆山人过去的财富,暗示他有能力改变命运,暗示机会可能在转瞬之间到来。
"得势在仓卒,昔贱今所钦",强调时机的重要性,表明即使过去地位卑微,现在也值得尊敬。
"王公命代豪,长策制妖祲",期待陆山人能得到权贵的支持,施展才能,战胜困难。
"亲承圣主顾,幕下无陆沉",祝愿陆山人能得到君主的青睐,不会沉沦于困境。
最后两句"珠玉诚所希,何惧山泽深",鼓励陆山人尽管身处艰难,但应坚信自己的价值,期待知音赏识,打开人生新境。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充满激励和期待的送别诗,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他的未来寄予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