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新居(其六)

悬途多仄足,崎圃无修畦。

芳兰与宿艾,手撷心不迷。

品子懒读书,辕驹难服犁。

虚食日相投,夸肠讵能低。

耻从新学游,愿将古农齐。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翻译

山路崎岖脚步艰难,田地不平无整畦。
兰花和老艾,亲手采摘心中不乱。
书呆子不愿读书,马驹难以驾驭犁头。
每日空享食物,夸夸其谈怎能谦逊。
我羞于与新学者为伍,宁愿效仿古代农夫的智慧。

注释

悬途:险峻的山路。
仄足:崎岖不平的道路。
崎圃:崎岖不平的田地。
修畦:整齐的田垄。
芳兰:香兰。
宿艾:多年生草药,有苦味。
手撷:亲手采摘。
心不迷:内心不迷茫。
品子:书呆子。
读书:读书学习。
辕驹:驾车的马。
服犁:驾驭犁耕田。
虚食:空谈不实。
夸肠:夸夸其谈。
讵能:怎能。
低:谦逊。
耻:感到羞耻。
新学游:新学之人。
古农齐:古代农耕智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或田园生活的意向,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农事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简单、自给自足生活方式的向往。

“悬途多仄足”表现出路途崎岖不平,行走艰难。"崎圃无修畦"则说明园圃荒废,没有人去修整,这两句共同描绘了一个被忽视、荒芜的自然环境。

接下来的“芳兰与宿艾”指的是花开和野草混生,反映出一种自然归于本真的状态。"手撷心不迷"则表明诗人在这种环境中能够保持一颗清醒不迷的心态,不受外界干扰。

"品子懒读书,辕驹难服犁"揭示出年轻一代对于学习缺乏热情,以及对待耕作的艰辛持有抵触之心。这里的“品子”指的是年轻后生,而“辕驹”则是犁牛的驾具,整句暗示了农业文明中新旧交替的困境。

"虚食日相投,夸肠讴能低"一方面可能是在批评那些不事生产、靠着空口腹吃饭的人,同时也在表达诗人对于这些人的轻蔑态度。

最后,“耻从新学游,愿将古农齐”则是诗人表露了对自己过去行为的羞愧,并且表示希望能够像古代的农夫一样勤劳和自给自足。这也暗示着诗人对于传统美德的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自然、传统价值观以及个人理想状态的一种追求。

收录诗词(499)

孟郊(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 字:东野
  • 籍贯: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
  • 生卒年:751~814

相关古诗词

立德新居(其七)

都城多耸秀,爱此高县居。

伊雒绕街巷,鸳鸯飞阎闾。

翠景何的砾,霜飔飘空虚。

突出万家表,独治二亩蔬。

一旬一手版,十日九手锄。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立德新居(其八)

手锄手自勖,激劝亦已饶。

畏彼梨栗儿,空资玩弄骄。

夜景卧难尽,昼光坐易消。

治旧得新义,耕荒生嘉苗。

锄治苟惬适,心形俱逍遥。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立德新居(其九)

玉蹄裂鸣水,金绶忽照门。

拂拭贫士席,拜候丞相辕。

德疏未为高,礼至方觉尊。

岂唯耀兹日,可以荣远孙。

如何一阳朝,独荷众瑞繁。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立德新居(其十)

东南富水木,寂寥蔽光辉。

此地足文字,及时隘骖騑。

仄雪踏为平,涩行变如飞。

令畦生气色,嘉绿新霏微。

天意资厚养,贤人肯相违。

形式: 古风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