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篮舆游古寺,危阁倚天外。
山川混一色,云霞忽万态。
啼鸟声交呼,牧竖歌相对。凭栏增气味,披襟绝埃?。
飞泉出阴窅,清风来相背。
文酒欢宾朋,乐哉时褫带。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游览古寺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和人文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于房的高雅情怀和超脱的心境。
“篮舆游古寺,危阁倚天外。”开篇即以鲜明的画面刻画出古寺的位置,似乎与天相接,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篮舆,即简陋的车辆,象征着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精神追求的执著。
“山川混一色,云霞忽万态。”这一句则描绘了一幅动静结合的自然风光画卷。山川之色浑然一体,而云霞却变幻莫测,以此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无穷变化的赞美。
“啼鸟声交呼,牧竖歌相对。”在这样的环境中,连鸟鸣和牧童唱歌都显得如此和谐,这是诗人内心宁静与外界和谐共处的一种写照。啼鸟,即小鸟的叫声,而牧竖则指的是放牧时的孩童,他们的歌声在空中交织,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田园图景。
“凭栏增气味,披襟绝埃?”诗人站在栏杆边,不仅是身体上的靠近,更是精神上的一种契合。这种境界使得他感到一股清新的气息,甚至连尘世间的污浊也被洗涤干净。
“飞泉出阴窅,清风来相背。”古寺中有潺潺流淌的泉水,源自幽深之处,而清风则轻拂过诗人的后背。这里体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文酒欢宾朋,乐哉时褫带。”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举杯邀友,共同享受着文学、美酒带来的愉悦之情。时间仿佛也因此而变得缓慢,人们开始解开束缚,放松心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和物质淡泊的追求,同时也展示了古代文人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态度。
不详
七八叶芦秋水里,两三个雁夕阳边。
笔头到处浑无碍,扫破寒潭一簇烟。
舍南舍北草萋萋,原上行人路欲迷。
已是春寒仍禁火,楝花风急子规啼。
石坛雨洗月华新,白帢青藤曳履行。
老桧不知仙驭远,屋头犹带玉箫声。
枯梢突兀天风外,翠霭氤氲水石间。
□吏不容今日去,老夫赢得片时闲。
烟波艇子东西客,霜岸钟声上下山。
解后真成观物化,白鸥无数舞江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