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场隆重的祭海神仪式,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神灵的崇拜和敬畏之心。从“百川所归,天地之左”可见诗人以宏大的视角,将海洋视为万川归宿之所,彰显其重要性与广阔无垠。"澒洞鸿濛,功高善下"中的“澒洞”形容波涛汹涌之状,“鸿濛”则是形容海洋辽阔的气势,而“功高善下”则表明祭祀之举既展现了人类对大海的敬意,也彰显了皇帝德泽广被,恩泽所及。
"行都攸依,百禄是荷"一句,"行都"可能指的是祭坛或祭祀活动的进行地点,而“攸依”则是形容人们依赖海洋之意。"百禄是荷"则表达了人民因得海洋恩泽而获得繁荣昌盛。
最后两句“制币嘉玉,以侑以妥”中,“制币嘉玉”可能指的是用美玉制作的祭品或礼物,而“以侑以妥”则表现了祈求平安和谐之意,希望海神庇佑人民生活平静无忧。
这首诗通过对海洋的描绘,以及对祭祀活动的细致描述,展示了当时社会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习俗,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