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代诗人成廷圭的《九月十日自寿》,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晚景的感慨和淡泊心境。首句“余生堪叹复堪怜”直接抒发了对自己晚年生活的无奈与自怜,流露出一种沧桑感。接着,“喜际明时老市廛”则在庆幸赶上明君盛世的同时,也透露出在市井中度过的平凡生活。
“把菊已从前一日,种桃犹待后千年”两句,通过种植菊花和期待种下桃树的意象,寓言自己虽然年事已高,但仍怀有期待和希望,暗示着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后半部分,“但令有子亲书帙,莫怪无人送酒钱”表达了作者对子孙能继承书香门第的期许,以及对物质享受的淡然,更看重精神传承。
最后两句“寡欲清心今得矣,炼丹何用学神仙”,点明了作者已经达到了清心寡欲的境界,认为追求世俗的神仙之术并不必要,表达了对内心平静和简单生活的满足。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作者的人生哲学和淡泊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