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年年江上清秋节。盏面分霜月。不堪对月已伤离。
那更梅花开后、海棠时。剑溪难驻仙游路。
直上云霄去。藕花恰莫碍行舟。
要趁潮头八月、到扬州。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秋天的离愁与仙游的意境。诗人通过对清秋节的描述,表达了对月亮的无限眷恋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即将到来的梅花盛开时节的期待,以及海棠花开放时的凄美。剑溪难驻仙游路一句,则透露出了诗人想要逃离现实世界,追寻超脱尘世的自由和快乐。藕花恰莫碍行舟表明即将启程的决心。而末尾“要趁潮头八月、到扬州”则是对未来旅途中的期待与憧憬。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真实表达,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自由和美好生活的愿望。
不详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海棠开后春谁主。日日催花雨。可怜新绿遍残枝。
不见香腮和粉、晕燕脂。去年携手听金缕。
正是花飞处。老来先自不禁愁。
这样愁来欺老、几时休。
金泥捍拨春声碎。恨入相思泪。醉欺秋水绿云斜。
浑似梦中重到、阿环家。主人著意留春住。
不醉无归去。只愁银烛晓生寒。
明日落花飞絮、满长安。
广平未拚心如铁。恨梅花、隔年别。
化工剪水斗春风,似南枝和月。长鲸一饮宁论石。
想高歌、醉瑶席。几时归去共尊罍,看寒花连陌。
清晓天容争显晦。溪上群山,戢戢分驼背。
谁似浮云知进退。疏林嫩日黄金碎。
夜枕不眠憎鼠辈。困眼贪晴,拚被风烟醉。
天意有情人不会。分明置我风波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