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还仙都幽踪宛若闲房寂然独贮玉砚有识书名云云可忆

怨梦因无好梦成,昨宵忽得快平生。

数间矮屋浮云外,几曲澄溪待月明。

惊见道书新著蠹,怜馀半砚旧题名。

文心一缕三生业,只恨清愁搅墨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梦境的复杂情感与对过往记忆的深切怀念。首句“怨梦因无好梦成”,表达了诗人对于梦境的不满,认为所梦非好,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接着,“昨宵忽得快平生”则在转折中透露出一丝惊喜,暗示诗人偶尔能获得心灵的片刻宁静与满足。

“数间矮屋浮云外,几曲澄溪待月明”两句,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宁静致远的意境。矮屋与澄溪,既是诗人内心世界的象征,也是他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而“待月明”则进一步渲染了一种期待与美好憧憬的氛围。

“惊见道书新著蠹,怜馀半砚旧题名”两句,将笔触转向个人经历与情感。道书的“著蠹”与砚台上的“旧题名”,分别代表了知识的积累与过去的回忆。这里既有对知识的珍视,也有对过往岁月的怀念,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感慨。

最后,“文心一缕三生业,只恨清愁搅墨兵”两句,将主题升华至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诗人以“文心”自喻,表达自己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与执着,同时也流露出面对“清愁”的无奈与挣扎。这里的“清愁”不仅指个人的情感困扰,也暗含着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梦境、自然、知识、回忆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感悟,呈现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忧郁的美学风格。

收录诗词(24)

杨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促织

啛啛孤韵入秋林,切切幽心语夜深。

惯不怜人成好梦,却凭好事戏相寻。

在床在户身难主,添恨添愁巧自深。

何不早从金笼住,傍人枕畔共哀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咏阁前柳

初春无限意,况复近妆楼。

不舞时如醉,参差乱若愁。

风流费管束,绰约自难俦。

肠断重门里,花飞逐浪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病起

是事与心违,经旬未启扉。

闲花随逝水,弱柳荡晴辉。

燕子差帘箔,鱼儿长钓矶。

年年当此际,病起怯春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病中

坐卧掩虚堂,香风绕笔床。

咏花生艳冶,题柳遂轻狂。

事少人偏倦,情多梦不长。

年年愁病日,却笑为诗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