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万事廓悠悠,因贫得纵游。
天悭一样月,人有几中秋。
短笛芙蓉浦,芳尊杜若洲。
清狂欠拘束,谁恕道家流。
这首宋诗《八月十三夜道士湖泛月》是蒲寿宬所作,诗人以个人的视角描绘了在贫困中仍能尽情游赏自然的洒脱心境。"万事廓悠悠"开篇,展现出世间万物广阔而深远,生活的琐碎与时间的悠长形成对比。"因贫得纵游"则表达了诗人对贫困生活的一种独特理解,即在物质匮乏中找到了自由自在的乐趣。
"天悭一样月",诗人感慨上天并未偏爱任何人,月亮的普照不分贫富,暗示了人生的平等。"人有几中秋"进一步强调了人生短暂,中秋佳节的月圆难得,寓意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
"短笛芙蓉浦,芳尊杜若洲"通过笛声和美酒,描绘出在湖边的夜晚,诗人吹着短笛,畅饮杜若酒,享受着宁静的月色和自然的美景。"清狂欠拘束"表达了诗人不拘小节、放浪形骸的个性,"谁恕道家流"则借道家逍遥自在的生活态度,自问谁能理解并宽恕他的这种率真行为。
整首诗以月夜泛舟为背景,寓言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自由精神的追求,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在困境中的超然与豁达。
不详
此岂凡间物,神人疑属餍。
踏翻云母碓,放出水精帘。
娥女愁遗佩,冰虬或弄髯。
鲛绡一百丈,织出浪纹纤。
葺荷偶忆湘累句,筑屋还寻杜若汀。
孤树每留残日白,片帆徐度远山青。
海鸥知我断机虑,渔父与谁分醉醒。
何处扁舟横短笛,月明风袅不堪听。
无心携起碧筇条,偶尔来从渔父招。
山色多情似吴越,涛声牵梦到金焦。
鱼龙一任风云便,鸥鹭不知天海遥。
共倚栏干秋月白,岂期真乐在今宵。
今年二十八,细忆始生时。
渐喜山多树,尤怜水满池。
相宽吾老大,自教尔童儿。
佛诞明朝是,然香共展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