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牛文振题墨梅飞白竹二首(其二)

风度长疑带雪看,凭谁留兴入轻纨。

素鸾有影当窗见,清籁无声特地寒。

霜落渭川秋惨淡,月明湘水夜迷漫。

平生雅操今犹在,颜色萧疏节未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雪景中的梅花与竹子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静谧与高洁之美。

首句“风度长疑带雪看”,开篇即以想象之笔,将观者置于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中,仿佛风中飘落的不仅仅是雪花,更是诗人对冬日景色的无限遐想。接着,“凭谁留兴入轻纨”一句,表达了诗人希望有人能与他一同欣赏这如画般的美景,共享这份宁静与喜悦。

“素鸾有影当窗见,清籁无声特地寒”两句,通过比喻和拟人手法,将窗外的景象描绘得生动而富有诗意。素鸾(白鹭)的身影映照在窗户上,虽无声音却营造出一种特别的寒冷感,暗示着冬日的寂静与清冷。

“霜落渭川秋惨淡,月明湘水夜迷漫”则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将读者的视野从一室之内延伸至广阔的自然之中。渭川与湘水,分别代表北方与南方的河流,霜降与月明,描绘了不同时间与空间下的自然景观,既展现了四季更迭的壮丽,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最后,“平生雅操今犹在,颜色萧疏节未残”两句,将主题升华至人的品格与精神层面。诗人借梅花与竹子的形象,寓意自己或他人高尚的操守与坚韧不拔的精神,即使在严酷的环境中,依然保持本色,不改初衷。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冬日雪景中的自然之美,更蕴含了对高洁品格的赞美与追求,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哲思。

收录诗词(1151)

张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芳洲,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 号:方洲
  • 籍贯:浙江海盐
  • 生卒年:1426—1496

相关古诗词

席间答景瞻景章诸同游

二十五老不常好,三百六旬如掷梭。

镜中白发已如此,湖上青山将奈何。

清会有诗兼有酒,佳人能舞复能歌。

从来得丧都如梦,何必惊誇春梦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题乾坤一草亭

杜陵野老身如寄,家住千山独掩扉。

万事浮沈遗搆在,百年离合旧邻非。

乱山风雨催吟尽,永夜星河照影微。

不独南阳卧龙事,子云词赋未应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题魏尚书和周彦充诗

客窗孤榻坐新凉,展卷超然古意长。

韩魏从来重师鲁,苏公早已识元章。

百年人物归吴越,千古文章迈汉唐。

见说东园老无恙,西风寒并菊花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乙卯三月再游胜果寺书事

清霜落叶寺门前,十载重来问老禅。

胜事几回芳草歇,旧游无复盛时全。

江分吴越横通海,山近蓬莱直上□。

便欲移尊穷绝顶,不堪风雨惜残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