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郑用锡的《闻警四首(其一)》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社会动荡的忧虑和对和平稳定的渴望。首句"化日光天代几更"描绘了一个看似光明的时代,但紧接着"斯民何幸享升平"却暗示了百姓并未真正享受到长久的安宁。"百年衽席登仁寿"暗指国家在表面上呈现出繁荣昌盛,然而"一夕萑苻起战争"则揭示了战乱的突然爆发,如同野草般迅速蔓延。
诗人通过"火始燎原须扑灭"和"草经滋蔓易纵横"这两句,形象地比喻了战争一旦燃起,就难以控制,强调了及时平息战乱的重要性。"东南半壁成涂炭"进一步描绘了战乱带来的惨状,而"养虎无端祸已萌"则警示人们,纵容潜在的危机最终会导致更大的灾难。
整首诗以强烈的对比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安定的期盼以及对战争破坏力的深刻认识,展现了清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