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胡长史所藏风晴雨嫩墨竹四首(其一)

记得东林腊月栽,虚怀今对画图开。

碧云何处忽飞到,苍雪无声欲堕来。

尚觉暮寒生翠袖,不惊午梦断瑶台。

故园茅屋萧萧里,若个家僮扫石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管讷的《题胡长史所藏风晴雨嫩墨竹四首(其一)》描绘了一幅墨竹图的生动场景。首句“记得东林腊月栽”,诗人回忆起在寒冬腊月时分,胡长史在东林寺种植的竹子,暗示了竹子的成长历程和主人的雅致情趣。接下来的“虚怀今对画图开”表达了诗人欣赏这幅墨竹图时的静心与欣赏之情。

“碧云何处忽飞到,苍雪无声欲堕来”运用了拟人手法,将竹叶比作碧云,竹枝比作苍雪,形象地展现了竹子在风中的动态美,仿佛自然之景瞬间跃然纸上。诗人感受到的不仅是画面的美,还有竹子带来的宁静与清冷。

“尚觉暮寒生翠袖,不惊午梦断瑶台”进一步描绘了观画的感受,即使室外仍有暮寒,画中的竹子却让诗人仿佛置身于仙境,午梦被竹影中断,显得格外宁静。最后一句“故园茅屋萧萧里,若个家僮扫石苔”,诗人将思绪拉回现实,想象着自己的故园,那里的茅屋虽简朴,但石苔上的清扫,定是主人细心照料的痕迹,与墨竹的高洁相映成趣。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既赞美了墨竹的风姿,又寄寓了诗人的情感与生活哲理,展现出明代文人士大夫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333)

管讷(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胡长史所藏风晴雨嫩墨竹四首(其二)

万个琅玕绕舍栽,拂檐金翠曙光开。

寻常每梦鸾笙下,彷佛遥骖鹤驾来。

千尺洋州休制袜,一竿严濑独登台。

白头天与归欤便,短策行吟石径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题胡长史所藏风晴雨嫩墨竹四首(其三)

移得筼筜谷里栽,柴门萧爽晓慵开。

林惭我向当年隐,径造人从此日来。

六月微凉生枕簟,半天空翠落亭台。

公家池馆平安在,遥忆清阴遍绿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题胡长史所藏风晴雨嫩墨竹四首(其四)

旧本曾于醉日栽,新梢今己拂云开。

萧萧箨向风前落,细细香从雨后来。

渐有微阴侵墨沼,且无虚籁过琴台。

明年二月春雷起,秪恐绷儿破紫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过洞庭

湖上东风水似天,渚花红白共春妍。

苍梧二女坟前路,青草三闾庙下船。

鲛室绡机声札札,龙宫珠佩影娟娟。

官閒更遂南游兴,借榻君山寺里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