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王存所作的《丁巳八月十三日过菜市吊晚翠(其二)》中的片段。它以历史典故为引,通过“燕啄龙归”和“本初仲颖”的比喻,暗示了世事变迁,英雄人物的兴衰。"燕啄龙归事已陈"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个事件或人物的结局,已经过去,不再提起;"本初仲颖亦成尘"则进一步强调这些曾经显赫的人物如今都已化为尘土,成为历史的过客。
"千秋抉眼东门客"中的"千秋"表示时间长久,"抉眼"形容凝视,"东门客"可能是借指某位历史人物,他试图从长远的历史视角看透这一切。然而,诗人认为即使是这样深思熟虑的人,也比不上"焦头烂额人",后者可能象征着那些在现实中挣扎、经历磨难的人,他们虽然处境艰难,却更能体验到人生的酸甜苦辣。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表达了对世事无常、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普通人性坚韧的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