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唐秀林卷

生生自天性,山木昔尝美。

胡乃交斧斤,继之群牧驶。

幸兹日夜息,萌蘖见端倪。

栽培滋息之,参天立可拟。

吾心有良知,吾性即天理。

生生固不息,养之惟在己。

息息常存存,圣贤域可抵。

唐君自树名,汝滋乃其字。

自养还自滋,进进今未已。

虽未登栋梁,亦可远棘枳。

夏日苦炎蒸,凉阴足憩止。

隆冬畏冱寒,岂随众芳萎。

愿言永培根,浚源沃清泚。

硕果种且蕃,千百传孙子。

于以长秀林,仰之亦兴起。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庞嵩的《题唐秀林卷》是一首寓言诗,通过描绘山木生长的过程,寄寓了深刻的哲理。首句“生生自天性”表达了生命的自然规律和内在力量,接着通过“山木昔尝美”暗示秀林本有美好的品质。然而,“胡乃交斧斤”揭示了外在干扰对自然的破坏,而“继之群牧驶”则象征着环境压力的加剧。

诗中“幸兹日夜息,萌蘖见端倪”意味着在适当的休养生息后,生机开始显现。“栽培滋息之,参天立可拟”鼓励自我修养与滋养,以达到高尚的境界。接下来,诗人将这种理念引申到人的内心世界,强调“吾心有良知,吾性即天理”,主张内心的修养是提升自我的关键。

“生生固不息,养之惟在己”进一步强调了自我成长的重要性,即使面临困难,也要保持生命力。“息息常存存,圣贤域可抵”鼓励持续学习和修炼,以接近圣贤的境地。诗人以“唐君自树名,汝滋乃其字”为秀林命名,寓意其自我成长与繁衍。

最后,诗人祝愿秀林如同夏日的凉阴,冬日的坚韧,长久地滋养根基,期待其成果繁多,子孙延续,形成茂盛的树林,给人以激励和启发。整首诗语言简洁,寓意深远,富有教育意义。

收录诗词(679)

庞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嘉靖十三年举人。二十三年官应天通判,进治中,屡摄尹事,治堤筑防,平反冤狱,多有善政。迁南京刑部员外郎,进郎中,又迁曲靖知府,以老罢,年仅五十。早年从学于王守仁,讲学罗浮山,学者称弼唐先生。在官常集诸生相与讲习。后复从湛若水游。有《刑曹志》

  • 字:振卿
  • 籍贯:广东南海

相关古诗词

半山亭寺

半山山已高,山顶高几许。

太卑人易凌,太高独踽踽。

吾宅山中央,高下都吾与。

形式: 古风

属唐秀林董治书院

秀林特高致,伴子衡岳游。

穷探绝灵窟,奥旨偕冥搜。

祝融观日出,圆明漱清流。

再拜甘泉院,托之重董修。

言穷意未已,心期默相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书林怀兰卷

幽谷有奇芳,移来植前庭。

天风播天香,惟德与之馨。

绻绻不忍采,握之泪盈盈。

培根固自昔,岂以旦夕成。

手泽今犹在,于以吐含英。

纫佩随鹓行,馨香达明廷。

岂不堪瀼露,浥露如沾缨。

岂无贤人亲,眷此伤我情。

愿言再培植,沃以流泉清。

龙孙日蕃茁,千载承芳名。

形式: 古风

衡山晓发

山中已浃旬,郭外仍三宿。

剥漕断行舟,凄雨霏屑玉。

知己时邀留,杯盘叙寒燠。

贤哉二地主,借棹乘朝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