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少府入辽共赋侠客远从戎

边烽警榆塞,侠客度桑乾。

柳叶开银镝,桃花照玉鞍。

满月临弓影,连星入剑端。

不学燕丹客,徒歌易水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边塞外族入侵挑起了战争,豪杰将士夜渡桑乾远赴国难。
柳叶被雪亮的箭镞拨开,桃花对映着镶玉的马鞍。
天空圆月把弓影投射到地上,大片星斗映在剑的项端。
不要学那过河行刺的荆轲,空唱一曲《易水寒》。

注释

郑少府:事迹不详。
少府:唐代对县尉的通称。
辽:州名。
隋置,唐初移治辽山(今山西左权)。
榆塞:边防要塞。
秦统一六国之后,蒙恬率兵三十万击退匈奴的侵犯,收复了河套失地,“以河为界,累石为城,树榆为塞,匈奴不敢饮马于河,置烽燧,然后敢牧马。
”此后“榆塞”就成了边防要塞的代称。
桑乾:即桑乾水,在河北西北部和山西北部。
据传每年桑椹成熟时河水干涸,故名。
银镝:银色的箭镞。
桃花:一说指花名;一说指白毛红点的马。
玉鞍:对马鞍的美称。
连星:列星。
不学燕丹客,徒歌易水寒:不学燕太子丹派遣的刺客荆轲,徒作悲歌而不能成事。
燕丹客:指荆轲。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侠客远行至边塞的壮丽景象。"边烽警榆塞,侠客度桑乾"表明了侠客跨越边疆的广阔沙漠,充满了英雄气概。"柳叶开银镝,桃花照玉鞍"则通过柳叶和桃花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春日里马鞍上的光影变化,展现了侠客行进中的美好景致。

"满月临弓影,连星入剑端"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侠客行动的神秘感。月亮和繁星似乎都在默许他的英勇之旅。然而,诗人通过"不学燕丹客,空歌易水寒"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独立自强的情怀。这里的“燕丹客”指的是古代游侠燕丹,诗人表示自己并不效仿那种轻浮的行径,而是选择在冷清的易水之滨,吟唱着自己的歌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侠客形象的精妙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英雄豪迈精神的赞美,以及个人超脱世俗、自我凛冽的情怀。

收录诗词(129)

骆宾王(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有集。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敬业败,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杀,或云为僧

  • 生卒年:约619—约687年

相关古诗词

送费六还蜀

星楼望蜀道,月峡指吴门。

万行流别泪,九折切惊魂。

雪影含花落,云阴带叶昏。

还愁三径晚,独对一清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送郭少府探得忧字

开筵枕德水,辍棹舣仙舟。

贝阙桃花浪,龙门竹箭流。

当歌悽别曲,对酒泣离忧。

还望青门外,空见白云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夏日游目聊作

暂屏嚣尘累,言寻物外情。

致逸心逾默,神幽体自轻。

浦夏荷香满,田秋麦气清。

讵假沧浪上,将濯楚臣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