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芍药盛开品目比旧又多累日与同官赏叹不足因记嘉祐中西台吴大资与留守宋丞相唱和二篇吴诗有不逐新奇争世玩却怜陶菊与庄樗之句宋答云松篁何意常如旧閒倚霜空不肯凋意有未尽辄成二章(其二)

禀质由来自绝伦,谁将巧思变天真。

郑风谑赠缘情密,谢守翻阶得句新。

菊聚万铃樗大本,松添七鬣竹浮筠。

未知妍陋从何辨,等是生成一大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天生我材别具一格,无人能将巧妙的心思转化为纯真。
郑国的风俗因情感深厚而赠予,谢太傅在台阶上得到新的诗句灵感。
菊花聚集如万铃声,根植于粗大的樗木,松树增添了七片长叶,竹子则像浮筠般轻盈。
不知美丑如何分辨,一切自然之美都出自同一个造物者。

注释

禀质:天生的资质。
绝伦:独一无二,超群出众。
巧思:巧妙的心思。
天真:纯真,未经雕琢的自然美。
郑风:指春秋时期郑国的风俗或文学风格。
谑赠:以戏谑的方式赠予。
缘情密:因情感深厚而紧密相关。
谢守:谢太傅,古代官职名,这里指谢安。
翻阶:在台阶上行走时得到灵感。
菊聚:菊花聚集。
万铃:形容菊花繁多。
樗大本:樗木为大树之根。
松添七鬣:松树增添七片叶子。
竹浮筠:竹子轻盈如浮在竹竿上的筠片。
妍陋:美丑。
从何辨:如何分辨。
等是:同样都是。
生成一大钧:出自同一个造物者,大自然。

鉴赏

此诗为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苏轼(苏东坡)的作品,名为《和吴子相广陵芍药二首其二》。从诗的结构和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咏叹春日游赏之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和文学创作的思考。

诗中“禀质由来自绝伦,谁将巧思变天真”两句,表现了诗人对于友人的高雅品格的赞美,以及希望能够找到能与之交流思想的人。"郑风谑赠缘情密,谢守翻阶得句新"则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学家的崇敬之情,以及自己在文学创作上的追求。

接下来的“菊聚万铃樗大本,松添七鬣竹浮筠”两句,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这里的“菊”指的是芍药,“樗”是古代对树木的一种称呼,而“竹浮筠”则形象地描绘了竹子在风中摇曳的情状。

最后,"未知妍陋从何辨,等是生成一大钧"表达了诗人对于美丑难以辨别的困惑,以及对万物平等、生成发展的一种哲学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友情的描写,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情感,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思想。

收录诗词(624)

苏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广陵芍药盛开品目比旧又多累日与同官赏叹不足因记嘉祐中西台吴大资与留守宋丞相唱和二篇吴诗有不逐新奇争世玩却怜陶菊与庄樗之句宋答云松篁何意常如旧閒倚霜空不肯凋意有未尽辄成二章(其一)

应是圆玄降瑞精,散为秾丽遍邗城。

重苞叠蕊三春后,腻脸丰肌百态生。

一自毫堂甄异品,至今花谱续嘉名。

都缘尤物多奇变,岂为繁华逐世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中书令程文简挽辞三首(其三)

都门箫鼓动哀音,丹旐西归诏祖临。

故府簪裾空堕泪,高原松槚已成阴。

藩朝宣力由忠荩,彝鼎书功映古今。

他日甘棠知不剪,五州遗德在人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中书令程文简挽辞三首(其二)

星坠寝门夕,歌兴梦奠时。

骑箕良弼去,罢社国人悲。

富贵惊川逝,功名白日垂。

祗应金石刻,无愧伯喈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中书令程文简挽辞三首(其一)

邦国藩宣老,阶符陟降贤。

朝方尊旧德,天不畀遐年。

勋载奉常诔,神栖京兆阡。

悲笳声未断,垄日下虞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