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境遇与情感世界。首句“坎壈修门里,萧条处士庐”以“坎壈”形容修门里的环境,暗示了隐士所居之地的荒凉与孤独,而“处士庐”则点明了人物的身份——一位不问世事的隐士。接下来,“憎人玉川子,愤世竹林书”两句,通过对比玉川子(白居易的别号)和竹林七贤的愤世嫉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与批判。最后,“家有来禽帖,门无载酒车”描绘了隐士家中虽有珍贵的书法作品,却无人来访、无人共享的情景,进一步强调了其生活的孤寂与清贫。“诸公生死隔,不是故人疏”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即使生死相隔,也并非因为友情的淡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状态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