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行脚

两两三三独自行,风前大好水云僧。

神光万里杖头眼,出入飞猿似不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独自行脚的僧人形象,充满了禅意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句“两两三三独自行”,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僧人独自行走的画面,两两或三三并行,既展现了僧人的孤独,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平静与自在。这种行走方式,或许象征着僧人在修行路上的探索与思考,每一步都踏实地走在自己的道路上。

次句“风前大好水云僧”,进一步渲染了僧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在风的吹拂下,僧人仿佛融入了周围的山水之间,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这里的“水云僧”不仅指僧人,更是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的象征。

第三句“神光万里杖头眼”,将僧人的精神世界与外在形象相结合。神光万里,寓意着僧人内心世界的广阔与光明;杖头眼,则是比喻僧人手中的禅杖,如同他的智慧之眼,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洞察万物,指引前行的方向。这一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强调了僧人精神力量的强大与深远。

最后一句“出入飞猿似不曾”,以飞猿的自由自在来衬托僧人的超然物外。即使是在最艰难的环境中,僧人也能像飞猿一样自如地穿梭,不为外界所扰。这不仅是对僧人修行境界的高度赞扬,也是对其内在平和与外在坚韧的完美结合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人行脚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精神追求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哲学,充满了深邃的禅意和哲理。

收录诗词(537)

释慧空(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岸上座出队

道人自嫌不安住,四年三走黄尘路。

那知扰扰黄尘中,暗去明来皆当处。

观音闹市开普门,弥勒鱼行弘六度。

道人笑我勿多谈,出门烟雨遥山渡。

形式: 古风

送延福专使(其一)

金身荷去万钧重,千里持来一物无。

且喜重关俱透彻,浩歌归路倒骑驴。

形式: 七言绝句

送延福专使(其二)

剪剪江风雪应时,雪中春在老梅枝。

朝来折作江南信,戏蝶游蜂总未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送锅头

白云生处疏山寺,无水无柴世得知。

若问道人今日事,木蛇钻破铁锅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