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先生隐居

金丹一指自崆峒,便控飞轮驾赤龙。

况是曾居小有洞,更应不在易迁宫。

紫文宝诀三元秘,皇象灵符二景通。

却恨劳生闻道晚,九还未就已衰翁。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李先生的非凡生活与精神追求。首句“金丹一指自崆峒”,以“金丹”象征修炼之术,暗示李先生掌握了高深的内丹修炼法门,源自崆峒山这一仙道圣地,预示其修为深厚。接着“便控飞轮驾赤龙”,运用生动的比喻,描述李先生驾驭着神异的赤龙,如同操控飞轮般自如,展现出他超凡脱俗的气度和能力。

“况是曾居小有洞,更应不在易迁宫。”进一步说明李先生不仅在修炼上有所成就,还曾居住于小有洞这样的仙境,表明他的修行环境极为优越,同时也暗示了他与道家仙境的密切联系。这里的“易迁宫”可能是指道家修炼中的不同层次或境界,李先生似乎已经达到了较高的层次。

“紫文宝诀三元秘,皇象灵符二景通。”这两句继续强调李先生掌握的修炼秘籍和符咒的神秘性,其中“紫文宝诀”和“皇象灵符”分别代表了高深的修炼法门和强大的灵力,而“三元秘”和“二景通”则暗示了他在修炼过程中对宇宙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和运用。

最后,“却恨劳生闻道晚,九还未就已衰翁。”表达了李先生对自己未能早年接触道术的遗憾,以及对自己已步入老年,尚未完成终极修炼目标的感慨。这句话既体现了他对道术的执着追求,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生命有限性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李先生作为一位隐士的非凡修为、超然境界以及对生命的独特感悟,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307)

张方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芭蕉李都尉宅金渊阁分题得渊字

远寄江城外,新栽水阁前。

虚心劳可尚,幻质定非坚。

扇薄摇凉殿,杯深泛绮筵。

忽疑鸾凤过,翠影落金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赴新定过七里濑

舟过严陵濑,凉秋水木清。

鼓旗知郭近,鱼鸟见人惊。

云乱迷山色,滩长杂雨声。

一毫名利事,搔首愧平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仁宗皇帝挽辞三首(其一)

享国承熙盛,斯民老太平。

无私均覆载,大德共生成。

阴骘无留迹,神功不可名。

曰仁归祢庙,时夏绎清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仁宗皇帝挽辞三首(其二)

临御自初终,恭勤一日同。

慈心夷夏等,诚意地天通。

垂拱成文治,安和即武功。

含生游寿域,四十二年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