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行言情诗(其四十八)

至道极心性,域外有真觉。

旷生幸闻脩,瞽辩岂喧较。

万变终不缪,吾自了灭乐。

形式: 古风 押[觉]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祝允明所作的《述行言情诗》第四十八首,主要探讨的是对内心深处真理的追求和领悟。"至道极心性"表达了对最高道理的探索,认为达到内心的极致是关键。"域外有真觉"暗示着超越常规认知的真知可能存在于心灵的深处或超然之处。"旷生幸闻脩"表达诗人对于能够听到并实践这种修行的庆幸,认为这是人生的一大幸事。

"瞽辩岂喧较"一句,通过比喻盲目的争论,强调真正的领悟不是通过辩论或争论获得,而是内在的静心体悟。"万变终不缪"则表明无论世事如何变化,诗人坚守自己的信念,不会偏离正道。最后,"吾自了灭乐"表达了诗人对于自我了悟和内心平静带来的快乐的认同,认为这是最高境界的快乐。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和对修行的执着追求,以及对简单、纯粹的快乐的向往。

收录诗词(686)

祝允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 号:枝山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60—1527

相关古诗词

述行言情诗(其四十九)

凤鸟不世见,四海以德称。

虎豹伏深山,雄鸷乃驰名。

日月递经天,夕伏亦沈冥。

目趾待成功,谁不仰其明。

所以孔仲尼,君子疾无声。

嗟予蹇淹留,闭户乃浮名。

高卑共彰彻,近远均一鸣。

惟忧邦必闻,求之无其情。

形式: 古风

述行言情诗(其五十)

六籍统宇宙,七纬键天人。

百子错町畛,万家腾烟云。

眇眇予日接,泳洽如渊鳞。

冥蒙日思道,粲发时摛文。

纷纶向一贯,光彩摩三辰。

向来觉性言,寂寞难重陈。

至乐终百年,与尔同埃尘。

形式: 古风

金兰操二首(其一)

金兰之猗猗兮。写我心以贻兮。聊与子同归兮。

形式: 古风

金兰操二首(其二)

两公闲闲兮。贻我金兰兮。金兰也且,闲闲也且。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