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孚对友人龚良臣的深切怀念之作。诗中充满了对逝去友人的追思与感慨。
首联“老屋愔愔昼掩门,清才妙质苦思君”,描绘了龚良臣去世后,其故居静谧无声,门扉紧闭的情景,通过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这里的“愔愔”形容环境的寂静,“清才妙质”则是对龚良臣才华出众、品质高洁的赞美。
颔联“屠龙每叹平生学,下马谁寻此日坟”,运用了典故,表达了对龚良臣学问精深却未能施展抱负的惋惜之情。“屠龙”出自《庄子》,比喻高深的学问或技艺;“下马”则暗示龚良臣已逝,无人再能追寻其足迹。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龚良臣生前的才华与逝世后的寂寞。
颈联“痛惜黄垆埋玉树,忆曾玄鹤困鸡群”,进一步表达了对龚良臣才华被埋没的痛惜之情。“黄垆”和“玉树”都是古代用来形容人才的词汇,“玄鹤”与“鸡群”的对比,则形象地展现了龚良臣才华横溢却身处平凡环境的无奈与悲哀。
尾联“西华牢落今安否,见说居莸不改薰”,表达了对龚良臣现状的关切与担忧。这里“西华”可能是指龚良臣所在之地,“牢落”形容孤独、寂寞,“居莸不改薰”则用典,意为即使处于恶臭之中,也不改变自己的高洁品质,表达了对龚良臣品格的敬仰与怀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龚良臣生前才华与逝世后境遇的描绘,以及对其品格的赞美,表达了诗人深切的哀思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