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四首(其三)

展转纱幮睡不成,一藤扶惫绕廊行。

月升双鹊移枝宿,露下孤萤缀蔓明。

汲井忽惊人已起,开门堪叹事还生。

羽衣道帽从吾好,柏子烟中起磬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辗转在纱帐中难以入睡,我拖着藤杖疲惫地绕着走廊行走。
月亮升起,两只喜鹊换到树枝上栖息;露水低落,孤独的萤火虫照亮了蔓草。
突然被井边的声响惊醒,我已起身;打开门,感叹世事又再生波澜。
我喜好穿着羽衣和道帽,沉浸在柏子烟的香气中,这时传来磬声。

注释

展转:翻来覆去。
纱幮:轻薄的纱帐。
睡不成:无法入睡。
一藤:一根藤杖。
扶惫:支撑疲倦的身体。
月升:月亮升起。
双鹊:两只喜鹊。
孤萤:孤独的萤火虫。
汲井:打水。
堪叹:令人叹息。
羽衣:道士的服装。
道帽:道士的帽子。
柏子烟:柏树籽燃烧产生的香气。
磬声:寺庙中的敲击磬的声音。

鉴赏

这首宋朝诗人陆游的《夏夜四首(其三)》描绘了夏日夜晚诗人难以入眠的情景。首句“展转纱幮睡不成”,通过“展转”和“纱幮”展现出诗人辗转反侧,无法在轻薄的纱帐中安睡的画面。接着,“一藤扶惫绕廊行”,诗人疲惫不堪,只好倚着藤蔓在廊下漫步。

“月升双鹊移枝宿,露下孤萤缀蔓明”,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夏夜的景象,月光升起,两只喜鹊飞到树枝上栖息;萤火虫孤独地在草蔓间闪烁,增添了夜晚的寂静与清凉。诗人以动衬静,寓情于景。

“汲井忽惊人已起,开门堪叹事还生”,诗人被井边的声响惊醒,起身之后,打开门感叹世事无常,烦恼又接踵而至。最后一句“羽衣道帽从吾好,柏子烟中起磬声”,诗人穿上道袍,戴上道帽,沉浸在内心的宁静中,只有柏子香烟缭绕,伴随着远处寺庙的磬声,显得超然物外,寻求心灵的慰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夏夜的烦忧与寻求解脱的心境。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夏夜四首(其四)

龟息绵绵破五更,起扶藤杖并南荣。

择栖孤鹊尚三匝,司旦老鸡俄一鸣。

移坐徐看山月吐,脱巾聊受水风清。

不知竟是真仙未,夜夜神游白玉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夏夜

酒力初消睡未厌,卧看香缕绕疏帘。

月高栖鹊重移树,风劲流萤自入檐。

长夏迢迢秋尚远,孤愁冉冉病相兼。

老人本是山中客,扫迹元非畏楚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夏夜四首(其二)

山崦风生鵩啸悲,柴门月上树阴移。

熏衣汗雨初乾后,把卷蚊雷不动时。

孤闷难禁终岁病,浮生易满百年期。

钓竿只待清秋近,一棹烟波信所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夏夜

六尺筇枝膝上横,中庭岸帻听鼍更。

露零金掌汉宫晓,月度银河秦塞明。

菡萏晚花香未减,梧桐病叶堕无声。

关河又见新秋近,屈指流年一叹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