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花放不知名,稻秀犹能长。
芳草隐清流,但听清流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朴素的田园景象。"花放不知名"暗示了花儿虽美却不张扬,未被人熟知,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平凡事物的尊重。"稻秀犹能长"则表达了对丰收的期待和对生命力的赞叹,即使在寻常的稻田中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馈赠。
"芳草隐清流"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幽静,芳草与清澈流水相映成趣,流露出诗人对恬淡生活的向往。"但听清流响"则是以声衬静,通过倾听流水的声音,传达出一种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通过对花、稻、草和流水的描绘,展现了明末清初时期文人墨客对于自然与宁静生活的理想追求,以及对平淡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的深深珍视。
不详
(一六一二年至一六九七年),始祖高全十世孙,山东淄川人。生于明神宗万历四十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三十六年,年八十六岁。明崇祯十六年(公元一六四三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顺治朝授秘书院检讨,升国子监祭酒,后晋吏部左侍郎、刑部左侍郎。珩工诗,体近元、白,生平所著,不下万篇。著有《劝善》诸书及《栖云阁集》。有《栖霎阁诗》十六卷,为赵执信所编;拾遗三卷,为宋弼所辑,《四库总目》并传于世
几月舟行久,今朝倦眼开。
万峰飞舞处,一片大江来。
南岳云中尽,东流海上忙。
他年图画里,著我在潇湘。
一抔乾净地,洒血酹孤樽。
雁序沦黄土,荪枝乾白门。
蛇龙缠日月,箕尾正乾坤。
浩气今何许,空嗟五丈原。
烈风梅岭肃,高会自平山。
方拾迷楼烬,谁寻遗镞斑。
雨垣颓似蒉,江月晕如环。
披发疑公下,苍茫羽檄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