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卢宁在金陵与友人宗瓠川夜话时,怀想金台旧雅所作的五首诗中的第三首。诗中充满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和对友情的感慨。
首句“钟阜对长歌”,以钟阜山为背景,长歌为引子,营造出一种深沉而悠远的氛围。钟阜山,即南京的紫金山,是古代文人墨客常游之地,象征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积淀。
“瞻天意若何”一句,诗人抬头望天,似乎在思考宇宙的奥秘与人生的归宿,表达了对命运的深沉思考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
“帝衢严露析,寝庙起云萝。”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皇宫比作帝衢,露析象征着皇帝的威严;寝庙则指皇家陵寝,起云萝则是描绘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对皇权的敬畏之情。
“国士时堪属,诗名忌更多。”这句表达了对人才的珍视和对文学成就的谦逊态度。国士,指的是国家的栋梁之才,诗人认为真正的才子应当被国家所倚重;同时,也提醒自己,不应过于追求名声,以免招致不必要的纷扰。
“平原求使楚,颖脱似君那。”最后两句,诗人借用战国时期楚国平原君的故事,表达了对朋友才能的赞赏和对自身才华的自信。颖脱,形容才智出众,如同平原君的门客毛遂一样,能够在关键时刻展现非凡的才能。诗人以此自比,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佩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友情以及个人才华的深刻感悟,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