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清平道上杂感》由明代诗人陈思谦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旅途中复杂的心境与对家乡深切的思念。
首联“掩卷生怀抱,登楼复啸歌”,开篇即以动作描写展现诗人内心的波动。阅读至某一刻,诗人情感激荡,不禁掩卷沉思,随后又登高远眺,借啸歌抒发胸臆。这一联巧妙地将静态的阅读体验与动态的登楼行为结合,营造出一种情绪的起伏变化。
颔联“旅情凭浊酒,乡思厌沧波”,进一步深入诗人的情感世界。在旅途之中,诗人只能依靠浊酒来慰藉孤独与疲惫,而面对无尽的江海,乡愁却愈发浓烈,难以排遣。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浊酒虽能暂时麻醉,但无法真正消除乡愁,反衬出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颈联“霜落梅花苦,天阴雀噪多”,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独与哀愁。霜降时节,梅花凋零,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短暂;天空阴沉,乌鸦叫声密集,营造出一种压抑与凄凉的氛围。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眼前的景物,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苦楚与无奈。
尾联“不堪白云处,亲发两皤皤”,以一种深沉的感慨收束全诗。诗人无法忍受看到白云飘过,因为这让他想起了远方的亲人,尤其是两鬓斑白的老者。这一句直接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牵挂,同时也流露出岁月无情、人生易老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诗人内心情感的细腻刻画以及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展现了旅途中复杂的情绪体验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是明代文人情感表达的一种典型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