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和(其一)

一橐萧然五鬼随,竟缘名盛与文奇。

可曾天下无麟凤,何必山中有虎罴。

蜂虿尾犹如许毒,蜘蛛腹得几多丝。

圣贤不校吾家法,车及蒲骚岂足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我背着空囊,身后跟着五个恶鬼,只因名声大和文章奇特。
世间难道没有麒麟凤凰,又何需山中藏有猛虎罴熊。
蜜蜂蝎子的尾巴能有多毒,蜘蛛腹部又能储存多少丝线。
圣贤之人不拘泥于我家规矩,即使是车轮和蒲草的纷扰,又怎能成为我们的榜样。

注释

橐:袋子。
萧然:空荡荡的样子。
名盛:名声大。
文奇:文章奇特。
麟凤:象征吉祥的神兽。
虎罴:猛兽,如虎和熊罴。
蜂虿:蜜蜂和蝎子。
尾犹如许毒:尾巴含有剧毒。
蜘蛛腹:蜘蛛腹部。
几多丝:储存多少丝线。
圣贤:品德高尚的人。
吾家法:我家的规矩。
车及蒲骚:车轮滚动和蒲草的纷扰,比喻世事纷繁。
师:学习、效仿。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刘克庄所作,名为《四和(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个人修养与学问的自信,以及对传统圣贤之道的尊崇。

"一橐萧然五鬼随,竟缘名盛与文奇。"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在文学上的造诣和名气,"五鬼"此处可能指的是五行之术,即通过文学达到修身养性、沟通天地的境界。

"可曾天下无麟凤,何必山中有虎罴。" 这两句则表达了对于世俗标准的质疑和超脱。麟凤是祥瑞之物,而虎罴乃山林猛兽,此处暗喻文学与修养不应受制于外界的评价标准。

"蜂虿尾犹如许毒,蜘蛛腹得几多丝。" 这两句则形象地比喻了学问与文辞的精深与复杂,蜂虿之毒、蜘蛛之丝皆需细心观察方能领悟其奥秘。

"圣贤不校吾家法,车及蒲骚岂足师。"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和圣贤之道的尊重,以及个人修养与学问的自信,不需他人评价,也无须效仿古人的成见。

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作者在文学上的独到造诣和对传统文化的敬仰。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四和(其二)

临渊细味心亨坎,卜筑先占地势坤。

说易何妨遇于野,谈玄亦入妙之门。

赐金莫惜娱宾客,堆笏犹堪遗子孙。

不比酸寒杜陵老,破茅草屋傍江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四和(其二)

谁谓斯文无定价,独怜之子坐虚名。

主司头与笔俱点,宰物心如秤样平。

骏马却还国西域,病鸱堕落屋东坑。

老夫谢绝人间事,亦为诸贤喜且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四和

乱书案上慵料理,长物斋中悉屏除。

乍可假□□□甫,安能佞佛把随如。

虎皮晚岁羞争席,豹尾当年扈属车。

冬煖无冰村酒贱,肯来溪上共叉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四和(其三)

丁宁僮可沽佳酒,戒饬阍毋纳恶宾。

种杞菊非求饱者,思莼菜是见几人。

食甘鲊饭安排易,出驾鸡栖受用贫。

却笑曹瞒遗令侈,黔娄殓不待衣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