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司务上京过别饯于风山洞

偶得公馀半日閒,追寻佳境恣跻攀。

行听好鸟出孤嶂,看尽閒云到远山。

翠色岩边千树合,夕阳林下一僧还。

樽前喜有能吟客,管领风光共笑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公务之余,寻访美景,登山赏景的悠闲生活。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趣的融合。

首联“偶得公馀半日閒,追寻佳境恣跻攀”,开篇即点明了诗人利用闲暇时间,兴致勃勃地探寻美好风景的情景。一个“偶得”透露出不经意间发现美景的惊喜,而“恣”字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放纵自我、尽情享受大自然之美的状态。

颔联“行听好鸟出孤嶂,看尽閒云到远山”,进一步展开画面。诗人一边行走,一边倾听远处山峰间传来的好鸟鸣声,仿佛与自然界的生灵进行了一场无声的对话;同时,他目不转睛地欣赏着悠闲的白云缓缓飘向遥远的山峦,展现出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

颈联“翠色岩边千树合,夕阳林下一僧还”,将视线转向岩石边的绿树和夕阳下的僧人。翠绿的树木汇聚成一片,与夕阳的余晖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富有层次感的山水画卷。而“一僧还”的情景,不仅增添了诗的禅意,也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平和。

尾联“樽前喜有能吟客,管领风光共笑颜”,诗人邀请了几位擅长吟诗的朋友一同饮酒,共享这美好的时光。通过“喜有能吟客”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诗人的热情好客,也暗示了与朋友共同欣赏美景时的愉悦心情和彼此间的深厚情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巧妙捕捉,展现了一种追求心灵自由、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以及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的快乐。

收录诗词(21)

陈崇德(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来青亭閒咏

君恩曾未报涓埃,便学渊明归去来。

尽日从容无一事,好花犹自倩人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春日书怀

一自春回睡觉甜,起来无语独掀髯。

园林触目深红间,池馆惊心嫩绿兼。

袅袅柳枝低舞袖,霏霏杏叶衬妆奁。

别离到处王孙草,摇曳东郊酒客帘。

邠老病因沉醉宿,少陵狂为恼花添。

寻芳翠映金钿湿,斗草香怜玉指尖。

沂水已看波映岸,谢池谁赋雪为盐。

弄簧愁极莺啼树,顾垒情多燕入帘。

薄暖几回生短褐,轻寒犹自恋重幨。

莺啼似怨春将暮,燕语因知夏聿渐。

祗恐东皇归去急,惜花诗句短长占。

形式: 排律 押[盐]韵

夏日即事

青毡坐对此虚堂,惟有荷风过短墙。

早起却怜春已去,閒来自觉日偏长。

绿迷隋苑颦杨柳,红褪唐宫怨海棠。

光景如流寒又燠,天时未定雨违旸。

梅梢细听潇潇雨,草色行吟浅浅塘。

尽有蓬门堪问字,更无胜地可寻芳。

诗从得句吟偏苦,鬓到中年觉渐苍。

赢得芸编频课子,官贫方免此身忙。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题彭工部山水

江风夜散溪头雨,枫叶萧萧满沙渚。

沙边野客送轻舟,舟上离人若相语。

风多语急了不闻,橹声咿轧谁能分。

回波极浦无寻处,只隔中流一片云。

君住江南我江北,长记相逢未相识。

忽将归兴逐飞鸿,举袂欲招招不得。

挥毫作画者何人,画中之意颇亦真。

向来人事几迁易,碧水青山秋复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