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于千秋上下,想见其人,风雨正潇潇,陨涕忍闻梁木坏;
恨十日迟来,邈同隔世,横流方浩浩,伤心岂仅寝门哀。
此挽联以沉痛之情,悼念张百熙先生。上联“于千秋上下,想见其人,风雨正潇潇,陨涕忍闻梁木坏”描绘了在时间的长河中,人们怀念逝者的情景。风雨潇潇象征着外界环境的凄凉,也暗喻了内心的悲痛。"陨涕"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梁木坏"则借用了古代丧礼中的术语,比喻逝者去世,如同梁柱断裂,象征着家族或社会的重要支柱的丧失。
下联“恨十日迟来,邈同隔世,横流方浩浩,伤心岂仅寝门哀”进一步抒发了对逝者未能及时相见的遗憾和对逝者离世后世界变化的感慨。"十日迟来"可能隐含着对逝者未能在生前见到某人的遗憾,"邈同隔世"强调了生死之别,如同两个世界。"横流方浩浩"描绘了逝者离世后,世界依旧在不断变化,充满了动荡与波澜。"寝门哀"则是指在逝者家门之外的哀悼,表达了对逝者家庭的同情和哀思,并暗示了这种哀伤不仅仅局限于家庭内部,而是更广泛地触及了周围的人们。
整体而言,这副挽联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深刻地表达了对逝者的缅怀与哀悼,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不详
仗节复边城,令殊俗怀,益敬吾使;
骑箕归上界,为天下恸,兼哭其私。
一柱扼狂澜,惟公能济变夷艰,若论盛典易名,纪阮视之有惭色;
万流宗学海,贱子更感恩知己,每读剡章陨涕,胡曾以后此怜才。
拼死而报君恩,浙西千古,浙东千古;
洒涕以迎忠骨,海内同声,海外同声。
是大政治家,是大教育家,后世难忘,公真不朽;
先天下而忧,后天下而乐,斯人长往,吾谁与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