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侄辈为燕老集石秀叔以诗来和之二首(其二)

白发扶携绿发迎,今为何日自欢声。

任供觞豆人情便,存古门庭俗眼惊。

寿语相期滋我愧,醉吟多感有儿赓。

但令里曲皆知孝,此酒何如考叔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白发老人搀扶着青年人,今日相聚笑声盈盈。
任凭杯盘交错,人情深厚,但凡旧时门第,世俗眼光却为之惊讶。
长寿的祝愿让我深感惭愧,醉酒吟诗触动感慨,孩子们也跟着唱和。
只要乡邻们都懂得孝道,这酒又怎能比得上当年考叔的那份深情厚谊呢?

注释

白发:指老年人。
绿发:指年轻人。
任:任凭。
觞豆:酒食,泛指宴席上的菜肴。
存古:保存古老的。
俗眼:世俗的眼光。
滋:增添。
考叔羹:典故,出自《左传》,考叔对庄公的孝心以羹相赠,象征深情厚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家庭聚会的温馨场景,白发长辈与年轻一辈共聚一堂,笑声欢声洋溢。诗人赞赏晚辈们热情好客,随意提供酒食,这种淳朴的人情味让世俗的眼光也为之惊叹。在祝寿的言辞中,诗人感到惭愧,因为孩子们的孝顺让他深感责任重大。醉酒吟诗时,孩子们也积极参与,回应他的感慨,显示出家庭文化的传承。诗人期望邻里都能感受到孝道的重要性,认为这样的家庭氛围胜过任何美酒佳肴,甚至比得上春秋时期孝子颖考叔所献的羹。整首诗情感真挚,赞美了家庭和睦与孝道的传承。

收录诗词(1350)

陈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字:谦之
  • 号:本堂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儿侄辈为燕老集石秀叔以诗来和之二首(其一)

身是书中老仆童,布衣不溯马头风。

虽无二顷资穷巷,犹有三峰著睡翁。

虚室漫留庄叟白,新诗忽见相州红。

危时流俗滔滔去,铁石心肠独我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入京到西渡

昨宵北渡今西渡,系是离家第二宵。

诗伴风流勤犯驿,棹郎醉饱健迎潮。

丈亭浦上邻州接,笔架峰迷故里遥。

得意归来期可数,榴花如火照高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入城似吴竹溪

投眠方丈室,为趁午潮差。

父执子爱我,客身心是家。

夜床安纸帐,晓枕梦梅花。

早作临溪别,此情天共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八句呈董稼山

楼阁高虚压翠微,诗囊酒担答春晖。

山环水抱花相映,天阔云开鹤自飞。

已有新阴共醉卧,何妨清话放迟归。

浮生难得如今日,回首人间万事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