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春兴(其一)》由明代诗人丘浚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自然景象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与对家人的深切思念。
首联“塞雁乘春又北飞,越人何事未南归”,以塞雁的季节性迁徙与越人的滞留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未能及时归来的关切与忧虑。塞雁随着春天的到来向北飞去,象征着自然界的循环往复;而越人(可能指的是南方的居民)却未能在春天到来时返回家乡,这种对比引发了诗人对于家人安危的深深挂念。
颔联“十年馆阁虚糜禄,三月庭闱阻换衣”,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他感慨自己在官场中度过了十年,虽然享受着俸禄,但实际并未为国家做出实质性的贡献,反而让家人在家中等待了三年之久,无法更换衣物,这让他感到愧疚与无奈。这里不仅反映了官场的虚耗与个人价值的迷失,也体现了诗人对家庭责任的深刻反思。
颈联“树背时时劳夕梦,草心寸寸恋春晖”,通过梦境与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之情。树背上的鸟儿在夜晚的梦中成为连接诗人与家人的桥梁,而草心对春日阳光的依恋则象征着诗人对温暖家庭生活的向往与渴望。这两句诗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柔软与深情。
尾联“几回喜惧交并处,屈指亲年近古稀”,总结了诗人复杂的情绪状态。在人生的旅途中,他经历了多次喜忧交织的时刻,每一次都让他更加意识到时间的宝贵与生命的脆弱。屈指计算,他发现与亲人相聚的日子已经不多,这既是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是一种对亲情的珍视。这一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与亲情珍贵的深刻体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家庭、对生命、对官场的多重思考与感悟,具有深厚的情感内涵和哲学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