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朱泾船子道场

含虚鱼口大,钩饵若何施。

斫尽南山竹,空垂东海丝。

痴心惟自适,明眼更谁知。

独有朱泾月,清辉似旧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探访朱泾船子道场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首句“含虚鱼口大”,以鱼口之大隐喻内心之空虚,暗示了僧人面对广阔世界时内心的孤寂与深邃。次句“钩饵若何施”,则以钓鱼为喻,表达了在寻求精神寄托的过程中,如何正确地施以“饵”——即如何正确地引导心灵,寻找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斫尽南山竹,空垂东海丝”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南山竹象征着坚实与永恒,而东海丝则代表了虚无与空洞。这两句诗通过砍伐竹子与垂钓大海丝线的对比,表达了在追求精神寄托的过程中,虽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最终可能仍会感到空虚与失落。

“痴心惟自适,明眼更谁知”则进一步揭示了僧人的内心世界。他虽有痴心追求,却只能自我安慰,似乎无人能真正理解或认同他的心境。这反映了在寻求精神解脱的过程中,内心的孤独与外界理解的缺失。

最后一句“独有朱泾月,清辉似旧时”以朱泾月的清辉作为结束,寓意着尽管世事变迁,内心深处的那份宁静与美好,如同月光般永恒不变。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内心世界纯净与恒定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僧人在探访道场过程中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生命、自然和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

释观衡(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密印寺

大沩青不了,一寺此中开。

鸟向坐时语,云从吟处来。

众僧禅已定,新赋苦难裁。

阁笔一长啸,悠然更上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东湖坐雨

月影不离水,竹声时到堂。

检书忘旦暮,与砚共行藏。

十里湖光晓,千函贝叶香。

何缘时到此,秋雨闭山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宿化城庵

负郭精蓝此最幽,长堤风细柳丝柔。

斋钟远入春湖雨,梵呗惊回古渡鸥。

自有神鱼沾世泽,绝无渔网下清流。

南薰似爱疏狂客,吹散匡床万种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烟雨楼夜泊

落帆亭畔草芊芊,放鹤洲边好泊船。

片席凉分三面水,半湖暝接万家烟。

乌啼霁月高秋晚,角吹清霜旅梦悬。

虽有胜情无胜具,凭栏凝眺重凄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