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知一只凤钗价,沽得数村蜗舍人。

形式: 押[真]韵

翻译

谁能想到一支凤钗的价格,竟然能换来整个村庄的人。

注释

岂知:怎能料到。
凤钗:精美的凤形发钗,古代女子饰品。
价:价格。
沽:买。
数村:整个村子。
蜗舍人:指村民。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崔萱的作品,表达的是对物价昂贵和民生困苦的感慨。其中,“岂知”是表示反问的语气,意在强调事实的严峻性。凤钗,即凤头上的装饰,是古代妇人头上所戴之珍贵首饰,比喻极其昂贵的物品。诗中说这种价值连城的东西竟然能换取数个村落和蜗居(即土造的小屋,常用来形容贫困的住所),强烈地抒发了社会经济的不公和对底层民众生活状况的同情。

诗句通过鲜明的对比,揭示了当时社会财富分配极度不均的情况,凸显出物价高昂给普通百姓带来的沉重负担。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关怀和对现实不合理状态的批判态度。这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味深长,是研究古代社会经济状况和文化心态的重要文献之一。

收录诗词(4)

崔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最澄上人还日本国

一叶来自东,路在沧溟中。

远思日边国,却逐波上国。

问法言语异,传经文字同。

何当至本处,定作玄门宗。

形式: 古风

山居卧疾广利大师见访

桐谷孙枝已上弦,野人犹卧白云边。

九天飞锡应相诮,三到行朝二十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马嵬

万乘凄凉蜀路归,眼前珠翠与心违。

重华不是风流主,湘水犹传泣二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元日有题

十载元正酒,相欢意转深。

自量麋鹿分,只合在山林。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