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苧歌

大垂手,小垂手,江南白苧世希有。

吴姬十指玉纤纤,白苧新裁舞衣袖。

秋江四面绕吴宫,吴宫霜橘树树红。

吴王夜燕不知晓,但见红日升曈昽。

美人低鬟复回袖,持酒献君上君寿。

人生得意不行乐,白日如梭夜催昼。

吴山依旧吴江清,离宫故苑难为情。

不知谁遣南山鹿,还向姑苏台下行。

形式: 古风

翻译

姿态优雅地垂下手,轻盈地垂下手,江南的白苧布料世间罕见。
吴国女子的手指纤细如玉,她们用新裁的白苧布做舞衣袖。
秋天的江水环绕着吴国宫殿,每棵霜橘树都红得如火。
吴王夜晚宴饮不觉晓,只看到朝阳朦胧升起。
美女低头又转身,端着酒杯敬你,祝你长寿。
人生得意之时不能不享乐,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黑夜催促着白天。
吴山依然青翠,吴江依旧清澈,但离宫旧苑却勾起无尽愁绪。
不知是谁派遣南山的鹿,漫步在姑苏台上。

注释

垂手:形容女子优雅的姿态。
白苧:一种白色的细麻布。
吴姬:吴地的女子。
霜橘:经霜的橘子,象征秋意。
夜燕:夜间举行的宴会。
离宫:废弃或远离都城的宫殿。
南山鹿:隐喻远方的客人或怀念的对象。
姑苏台:古代吴国的著名建筑,此处可能象征吴国的历史遗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秋景图,并通过对白苧(一种植物)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逝去时光的眷恋。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现出诗人的深情与豪放。

“大垂手,小垂手,江南白苧世希有。” 这两句通过对比大小不同的“垂手”来形容白苧的稀有与珍贵,开篇便设定了一种难得的美好景象。

“吴姬十指玉纤纤,白苧新裁舞衣袖。” 这里用“吴姬”的细腻玉手和“白苧”来勾勒出一幅优雅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女性之美的欣赏。

“秋江四面绕吴宫,吴宫霜橘树树红。” 这两句描写了秋天的江南风光和吴宫的景色,通过鲜明的色彩对比,增添了一份季节感和历史沧桑感。

“吴王夜燕不知晓,但见红日升曈昽。” 这里通过“吴王夜燕”的意象,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悠闲,同时也隐含了时间流逝的无常。

“美人低鬟复回袖,持酒献君上君寿。” 这两句则是对一场宴席情景的描绘,美人行酒献寿的情形,展示了一种豪华与喜庆的氛围。

“人生得意不行乐,白日如梭夜催昼。” 这句话传达出一种人生享乐时光不可多得的哲理,同时也强调了珍惜光阴的重要性。

“吴山依旧吴江清,离宫故苑难为情。” 这两句表明诗人对江南美景和历史遗迹的眷恋,以及面对离别时的情感困扰。

“不知谁遣南山鹿,还向姑苏台下行。” 最后这两句则是对一场奇异现象的描述,通过神秘的南山鹿来强调诗人内心的寂寞和对往昔美好的追思。

收录诗词(2047)

周紫芝(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绍兴进士。高宗绍兴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

  • 字:少隐
  • 号:竹坡居士
  • 籍贯:宣城(今安徽宣州市)
  • 生卒年:1082-1155

相关古诗词

和刘美中尚书听宝月弹桃源春晓

何年凿源开混茫,桃花两岸吹红香。

烟消远浦生微阳,渔舟误行溪水长。

溪回岸转山隙光,疑有绛阙仙人房。

居民争出罗酒浆,花间笑语音琅琅。

抱琴释子眉发苍,响泉韵磬鸣长廊。

能谈往事悲孟尝,昔时台沼今耕桑。

又如勇士赴敌场,坐令游子思故乡。

清猿抱木号鸿荒,孤吟划见丹凤翔。

曲终待月西南厢,重调十指初不忙。

如见古画秦衣裳,春天百鸟争颉颃。

桃源归来今已忘,弹到落花空断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妾薄命

双双林间鸟,雌雄相并栖。

惊风忽吹散,各自东西飞。

妾意如断弦,断弦犹可续。

君心似流水,流水何当复。

何当复,又是空房将泪宿。

形式: 乐府曲辞

采莲吟

湖边日落鸳鸯飞,罗衣香转兰舟移,莲根断处手满丝。

手满丝,不能理。秋云深,隔君子。

形式: 古风

临高台(其三)

高台跨崇冈,檐宇锁空雾。

新晴洗双目,十里在跬步。

霏霏渔浦烟,冉冉富春树。

风花不我私,何以理愁绪。

谁梳白玉窗,中有浮云度。

浮云吹不开,不见行人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