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真州扃岫寺

一峰秀色何高寒,更以木杪横飞栏。

荆吴形胜妙天下,閒锁云锦光斓斑。

山从千古混沌始,江自万里岷峨还。

江山无际真赏远,人境未如心境宽。

乃知万象自变灭,我与天地俱清閒。

时来登览健意气,兴落烟霭空濛间。

宛如列岫在扃鐍,何待谢守窗中看。

仙壶日月悟世换,蚁穴富贵羁梦残。

易中求象山有天,须弥纳芥曾何难。

乾坤橐籥一气内,钜细两不离区寰。

径呼飞仙来取醉,笙箫彷佛锵佩环。

已鞭鸾凤到三境,何待虎豹号九关。

只今朱甍半落日,谁系画舸临苍湾。

何当脱身戎马际,共契妙旨相追攀。

怀哉欲往波浪阔,回首江南江北山。

形式: 古风

翻译

一座山峰景色秀丽,高峻寒冷,木梢上横跨着飞檐栏杆。
荆吴之地的美景举世无双,闲适地锁住云锦般的斑斓光彩。
山自古以来就是混沌初开,长江源自万里岷峨,一路归还。
江山无边,真正的欣赏需要远望,人间景象比不上内心的宽广。
领悟万物都在变化之中,我和天地共享这份清闲。
趁着好时光登山游览,心情振奋,兴致消沉时则沉浸在烟雾朦胧之间。
就像关闭的门户后仍有列嶂如画,又何必等待谢守在窗内观赏。
从仙壶中感悟世事变迁,即使是蚂蚁也能梦想富贵,但终归短暂。
易经中的大象寓于山川,须弥山容纳芥子并非难事。
天地间的气运浑然一体,无论大小事物都离不开这个宇宙。
呼唤飞仙来共饮,笙箫声中仿佛有佩环撞击的回响。
已经驾驭凤鸾到达三重境界,无需再等虎豹吼叫于九重天门。
如今朱红屋脊映照夕阳,又有谁驾舟停靠在苍茫的江湾。
何时能脱离战乱,共同追寻这美妙的意境。
怀揣向往,想要前往,但波涛汹涌,回头望去,江南江北皆是山峦。

注释

木杪:树梢。
荆吴:古代地区名,泛指湖北、湖南一带。
锁:此处指美景被静止、保留。
混沌:形容初始状态,未分化的状态。
峨:山名,指四川的峨眉山。
心境:内心的感受和情绪。
蚁穴:比喻微小的事物或地位。
易中求象:从易经中寻找象征意义。
须弥:佛教中的大山,象征无穷大。
乾坤:天地。
径:径直。
鸾凤:神话中的神鸟,象征吉祥。
虎豹:猛兽,象征权力或难关。
朱甍:红色屋脊,代指宫殿或豪宅。
画舸:装饰华丽的船。
戎马:战争。
妙旨:深奥的道理或意境。
波浪阔:形容江面广阔。
回首:回头看。

鉴赏

诗人以精妙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观与心境的和谐统一。"一峰秀色何高寒,更以木杪横飞栏"中,一峰指的是扃岫寺所在的山峰,这里既表达了对山之雄伟、美丽的赞赏,也隐含着诗人内心的清洁与坚毅。"荆吴形胜妙天下,閒锁云锦光斓斑"则是描绘江南水乡的迷人景色,荆吴即今江苏、湖北一带,这里的山川形胜不仅美轮美奂,而且还有一种超凡脱俗之感。

"山从千古混沌始,江自万里岷峨还"两句,诗人以宏大的视角审视自然界的历史与变迁,山河的形成是自远古以来的演变,而长江则源远流长,宛如一条生命之线穿越时空。这种历史感和空间感的交织,使得诗人的情怀更加深广。

"江山无际真赏远,人境未如心境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无限赞叹,同时也透露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心境,这里的“心境”是指内心的自在和豁然开朗。接着的"乃知万象自变灭,我与天地俱清閒"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万物变化、生灭无常的洞察,以及他与宇宙之间的和谐共存。

"时来登览健意气,兴落烟霭空濛间"中,诗人的心情随着自然景观的变换而起伏,他在山水间寻找精神上的寄托与释放。"宛如列岫在扃鐍,何待谢守窗中看"则是对山川美景的进一步赞叹,以及对于世俗尘嚣的一种超然态度。

接下来的几句"仙壶日月悟世换,蚁穴富贵羁梦残。易中求象山有天,须弥纳芥曾何难"等,是诗人表达了对精神世界的向往和追求,他在现实世界的物欲与名利面前保持着清醒的认识,并寻找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乾坤橐籥一气内,钜细两不离区寰。径呼飞仙来取醉,笙箫彷佛锵佩环"则是诗人对道法的追求与体验,他希望能够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自由与超脱,通过音乐和酒来寻找灵魂的净化。

"已鞭鸾凤到三境,何待虎豹号九关"中,诗人已经达到了某种精神境界,对世间的名利地位等都不再有所牵挂。"只今朱甍半落日,谁系画舸临苍湾"则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放逐态度,他不愿被尘世羁绊,只想在自然中自由漫游。

最后的几句"何当脱身戎马际,共契妙旨相追攀。怀哉欲往波浪阔,回首江南江北山"是诗人对未来的一种向往,他希望能够摆脱战争与纷争的世界,与志同道合之士共同探求生命的真谛,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既定的生活轨迹的怀念和对未知的向往。

收录诗词(208)

王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晚意

山空寺古紫苔侵,更喜渔樵不见寻。

坐对秋阴晚萧瑟,风吹败叶入廊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黄州栖霞楼苏翰林所赋小舟横截春江是也曾竑父罢郡画为图求诗

铜雀不得锁二乔,春江亦梦携西子。

此楼缥缈相风流,此恨缠绵在云水。

洞庭叶下愁湘君,不独阳台云雨神。

精神感通若相遇,梦境幻境皆成真。

黄州刺史清如镜,水光山色心同莹。

牧之出守到元之,谁解把诗闻万乘。

图成携得千里行,孤帆趁落斜阳城。

江头莫指挽邓处,离合古今同一情。

形式: 古风

游东阳涵碧亭刘梦得所赋诗也明日过中兴寺游览终日记所见

我游东阳城,隐侯昔所制。

山川无古今,城邑有存废。

梦寐涵碧亭,草间得遗记。

飞流落天明,喷洒寒玉碎。

停车风雪中,岂特生秋意。

李杜到韩刘,峥嵘相品次。

景因真赏见,遗句细吟味。

假盖上前峰,提携有儿稚。

明朝春开晴,步到中兴寺。

山僧引客游,佳处相指示。

群峰四抱圆,浮烟生暖翠。

唐年故刺史,宅作布金地。

报以遗姓存,犹感邑中厉。

宝月生旁邑,应真传绝艺。

峨峨画三佛,张吴意能俪。

气象随世低,病鹘无猛鸷。

碑阴笔纵横,才翁雄近世。

疑是苏耽鹤,去家已千岁。

怀土一来归,故画华表字。

上方有重阁,景与众山会。

一酌玻璃泉,碧色剑铓淬。

小丛相思树,红蕊粲丹荔。

僧言此芳根,草木独灵异。

上枝花尽开,下实方委坠。

开落俟相见,终始周一岁。

不同桃与李,华实苦相避。

愧师论应实,未辨谈实际。

山寒足力疲,蕙帐聊假寐。

交错佛衣巾,红绿错裙袂。

虽非维摩室,天女亦游戏。

起濯古铜壶,凛凛存往制。

涤手焚妙香,剩与洗尘滓。

攲枕听松风,为我勤解秽。

幽寻欲黄昏,小圃春物丽。

落日在前峰,骀荡东君醉。

宫娥失翠钿,摇荡谁复制。

风起落花多,翩然如坠珥。

植杖久裴回,羁旅得少慰。

恨无昔人语,剖析发幽秘。

明朝漫回首,长途方耸辔。

绵绵芳草多,天涯乱愁思。

形式: 古风

秋思赋

时既容与,势则漂皓。

将有体之相宣,固聊声之洁变。

案衍还会,溓澅称遽;任物未详,化始孰去。

曾违累而远群,遂约虚而驿意。

运密漠之遗旨,专潺猗以植遇;

猎水裔之嫽妙,烨娑草之善捷。

鸟应淡而远纠,条敷窏而辅胁。

何焰易之不倨,写纷狡之必列。

若爽旦之迢璀,方漻屏而又复。结情纚,被腾竖;

荡繁石,涌绛浏。外形奔濩,逸机疏炯。

与乎漫漫,青荧激流;缤纷可裁,暗蔼眇眇。

鸿焯远来,刚英上回;累然相击。漠不町受。

遽役容于混成,将华威而先疾。

厥高行游,招摇中息。栖峛崺,迁郁悒;

仰踸踔,禀骏迟。竞恍慵而齐形。显修仪之各合。

不翔峙于狎中,藉纵冽之甫吟。

谅横坠之悉取,尚丰侔之可禁。

虽建嶪其易从,恣迥奥而载任。

帐鴖鼯之相角,竞栌礧之负搪。

意妍要于所届,感众隐而宅华。

室幽轇而触暮,月错迕而少蹶。

风蔑蔑以夷新,波沦沦而练叶。

神回依于美羁,匪霁蔼之交灭。

招易叛于若兹,术群聚而非密。

肃华坂,欻桂棹,滥云湄,岌玉磶;接椒湚,整危凝。

广奇隙,萃弱丽。质自然之博大,抗精观之废留。

猗吾道之郅郅,多杂好之衍衍。

经弘规而中泰,陬一释而未旋。

涂大事惕,不蹈倖源,殊制绝形,沛沛黯黯。

即汍沅之在中,轩集之在外。

动厉溃之谁营,总纂粲之无睹。

银河内涵而径末,星绳缘烁而难趋。

揆肆望之掩蔼,益濈没之徘徊;

讵升景之不能,悲淳滀之可测;

案梧子之沈浮,想楸姿之无则。

骈风吹以导靡,瑟玉柱而愆式。

平青气之絪缊,顺红兰之序色。

揆思所任,冥割乃深;搽荡往播,固以成文。

纡明象之吾属,引怡虑之最盈。乃返沉冥,格和宁。

思太上之立德,俨缥际而少闻;

为盛遥之逸举,亦渥彩而寡乘。

倘朗婳之不至,又奚取乎诡词?

解悫素之可怀,亦时与于未异。

奏钟律而一悟,何炫耀之不长?

摩揭孽而勿更,流滈瀚其孰忘?

揽万象之崄介,究渊琐之共方。

望盛时以森桀,距阆阆而邀翔。

若华滋之隐隐,抚玄瓒之泱殃。乃摄太乙,降玄冥。

丹山峨峨如濎濙,六气扶摇其毓赴。

寒门糅糅而骇神,飞龙杳杳其若津。

气相察兮宏窐不逮,灵往郁兮嘉思倾涉。

发鲸鱼兮蝹蝹触奔,夸沏圠兮插阍硎。

訬百官兮韬豢响,廓垠淢兮彪族详。

耾震晦兮水不溃,申遌遌兮后助信。

雰庭决兮开騀穰,日纪乱兮道消长。

傧浮硕兮天声洪,涉无有兮亦已去。

盻漘风兮中所予,石复复兮阴藩藩。

吾将浸淫兮不知止,嗟秋之阗来兮迁堙易。

形式: 辞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