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墙根数席地,聊尔遣耘治。
年丰菜亦熟,采掇斯及时。
拔葵愧公仪,学圃非樊迟。
幸逃肉食鄙,用补囊粟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墙根之下,以简朴方式度过农忙时节的情景。他感慨丰收之际,蔬菜也已成熟,于是勤劳地采摘,享受这宁静的田园生活。诗人提到“拔葵愧公仪”,暗指自己虽然不如公仪(春秋时鲁国大夫,以廉洁著称)那样清廉,但至少没有公仪的顾虑,能亲手劳动以自给。同时,他也庆幸自己能避免官场的奢华,通过耕种来补充粮食,以免饥饿。整体上,这首诗流露出诗人对朴素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馈赠的感激之情,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淡泊态度。
不详
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渊明抱羸疾,犹复归田园。
安能为五斗,折腰若拳拳。
箪瓢非可乐,不改乃称贤。
夫子故不死,仰钻高且坚。
沈侯赋郊居,欧公赋鸣蝉。
谁谓远莫继,有孙笔翩翩。
我独歌肮脏,世憎还自怜。
秋风鸣不已,如欲相和然。
我官虽云薄,廪粟犹有继。
怀哉江东弟,糊口当何计。
风悲陨高梧,雨叹凋碧蕙。
富合与贫离,怛然抚身世。
闻儿诵书声,两耳辄为明。
青紫云乎哉,老我愧此生。
家声寒如冰,奔走霜鬓盈。
束书故好在,淹泊谅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