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陆蓉佩的《南浦·水仙花》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冷的月夜景象,以水仙花为载体,寄寓了诗人的情感世界。首句“明月逗疏帘”营造出月光透过窗帘的朦胧美,夜晚深沉,水仙花在月光下显得孤独而优雅。“扶起一枝纤影”形象地写出花朵在夜风中摇曳的姿态。
接下来,“微步惯凌波,寒窗里、合伴梅花凄冷”将水仙与梅花并提,暗示其清冷孤高的气质,如同一位身着轻纱的女子,在寒冷的窗户边独自承受寂寞。“风裳水佩”描绘了水仙的飘逸之美,而“珊珊瘦骨疑扶病”则透露出其病态般的柔弱,更显其超凡脱俗。
“洗净铅华清欲绝,果似神仙孤迥”进一步赞美水仙的纯洁和孤傲,仿佛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前身应是飞琼”借飞琼仙女的形象,强化了水仙的仙气。诗人认为水仙前世应是冰清玉洁的仙女,其倒影如镜,清丽动人。
“粉靥漫疑愁,萧疏处、谁识孤高情性”表达了对水仙内心情感的理解,虽然外表看似娇弱,但其实蕴含着坚韧的孤高情怀,无人能真正理解。“迢迢银浦,魂归那更游尘境”写水仙的灵魂似乎已远离尘世,回归到遥远的银河。
最后,“风雪天涯寒欲勒,又被素琴弹醒”以风雪和琴声作为背景,水仙在严寒中依然被唤醒,象征着即使在困境中,其精神风貌依旧坚韧不屈。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水仙花的形态、神韵与诗人的情感紧密相连,展现出水仙的超凡脱俗和孤高品格,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