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身是光明幢,语是光明经。
光明聚不散,妙有成真形。
示现三界前,何劳问丹青。
坐断龙斗山,宝月孤亭亭。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仲殊所作的《破山光明庵》,以"身是光明幢,语是光明经"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僧人的修行境界,将自身比作光明的宝幢,言语如同照亮人心的佛经。"光明聚不散,妙有成真形"进一步强调了佛法的智慧和内在力量,光明凝聚不散,象征着真理的持久与纯净。"示现三界前,何劳问丹青"表达了佛性无所不在,无需借助世俗艺术来显现其法相。
后两句"坐断龙斗山,宝月孤亭亭"则描绘了一幅禅意的画面,僧人仿佛独占龙斗山之巅,如孤亭般静穆,犹如明月高悬,寓意其超脱尘世,心境清寂。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意境,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修行的境界,具有浓厚的佛教禅宗色彩。
不详
北宋僧人、词人。本姓张,名挥,为其法号。曾应进士科考试。生卒年不详。年轻时游荡不羁,几乎被妻子毒死,弃家为僧,先后寓居苏州承天寺、杭州宝月寺,因时常食蜜以解毒,人称蜜殊;或又用其俗名称他为僧挥。他与苏轼往来甚厚。徽宗崇宁年间自缢而死
凉生宫殿不因秋。
文章落落昌黎老,风物萧萧李谪仙。
二子本来为独擅,使君才力已双全。
朱英历历烁晴空,过了花间几信风。
明日画栏供徙倚,却须有句到芳丛。
白玉丛边碧玉流,见花无复为花羞。
春风细雨溪山路,洗尽去年今日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