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晓出钱塘门.见潘钟瑞《香禅词钞稿》

一派春阴逐浪消。碧云晴压画栏桥。

金莺啼处晓风高。

淡白残英飞竹院,嫩黄新柳系兰桡。

可怜滋味属花朝。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钱塘门外的春日景象,细腻地捕捉了季节变换中的自然之美与情感韵味。

首句“一派春阴逐浪消”,开篇即以动态之景引入,春日的阴云随着波浪渐渐消散,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碧云晴压画栏桥”一句,将视线拉高,描绘出晴空之下,碧云轻压在装饰精美的栏杆和桥上的情景,画面感十足,色彩对比鲜明,展现出春天特有的生机与活力。

“金莺啼处晓风高”则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动态感,金色的莺鸟在晨风中啼鸣,其声悠扬,为宁静的春日早晨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泼。此句通过声音的描写,巧妙地将视觉与听觉相结合,使读者仿佛能亲耳听到那清脆悦耳的鸟鸣声,感受到清晨的宁静与美好。

接下来,“淡白残英飞竹院,嫩黄新柳系兰桡”两句,诗人将目光转向了更为细致的景物——竹院中的残花随风飘落,如同细雨般轻柔;而新长的柳叶则以嫩黄色装扮着船桨,两者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又蕴含了淡淡的哀愁与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可怜滋味属花朝”一句,诗人以“可怜”二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将整幅画面的情感推向高潮。这里的“花朝”不仅指春季花开的日子,更象征着生命中那些短暂而美好的时刻,让人不禁感叹时间的宝贵与生活的美好。

综上所述,这首《浣溪沙·晓出钱塘门》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情感的春日晨景图,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深眷恋与珍惜之情。

收录诗词(15)

沈允慎(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浪淘沙

凉雨滴空庭。淅沥闲听。一星灯火掩疏棂。

叶落风吟蛩又语,并作秋声。绮窗耐宵清。

小倚罗屏。龙须锦褥睡何曾。

不管薄寒侵素指,久弄银筝。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祝英台近.落花如梦,芳草多愁,旅馆萧条,悲吟成调

鸭消香,莺唤梦,芳思倦春昼。

独黯吟魂,微雨发红豆。年来一寸词肠,都成骚屑。

是旧泪新愁搓就。漂流久。

空劳杜宇声催,归期几曾有。

修竹闲凭,翠影薄凝袖。

鬓边花不胜簪,发羞搔短,奈荏苒、岁华辜负。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点绛唇

剪烛西窗,淡妆小倚屏山畔。翠笺玉管。

伴我推敲惯。月酿轻寒,寂寂春宵半。更筹转。

香残人倦。梦绕梨花院。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醉太平

微风画廊。斜阳绣窗。欲临金镜慵妆。对花枝忖量。

青笺半方。乌阑数行。情丝还比春长。写东风太忙。

形式: 词牌: 醉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