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楼

龙舟渡,叠鼓闹中流。儿女尽嬉游。

玉人良会虚蒲酒,金钗偏见点葵榴。

看花心,图醉意,一齐休。奈雨里、丁香空挽结。

奈万转、柔肠无处说。情脉脉,恨悠悠。

旗亭怨句高吟罢,清江落日满离愁。

蓦心痴,疑汝在,转凝眸。

形式: 词牌: 最高楼

鉴赏

这首《最高楼》由清代诗人王时翔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端午节龙舟竞渡场景,充满了浓厚的民俗风情与情感细腻的表达。

首句“龙舟渡,叠鼓闹中流”开篇即以动态的画面展现端午节龙舟赛的热闹景象,鼓声震天,龙舟穿梭于江水中,营造出一种热烈欢快的氛围。接着“儿女尽嬉游”一句,将视角转向参与者的欢乐,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沉浸在节日的喜悦之中。

“玉人良会虚蒲酒,金钗偏见点葵榴”两句,通过细节描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玉人相聚,虽有美酒佳肴,却似乎少了些什么,而金钗上的葵榴点缀,则增添了几分节日的色彩和生机。这里不仅展现了端午节的习俗,也暗含了对美好时光稍纵即逝的感慨。

“看花心,图醉意,一齐休”三句,诗人以旁观者的视角,表达了对节日中人们欢聚一堂、享受生活的赞美之情。然而,好景不长,“奈雨里、丁香空挽结。奈万转、柔肠无处说”两句转折,暗示了美好时光的短暂与难以言表的情感纠葛,雨中的丁香结象征着无法解开的心结,万转的柔肠则表达了深沉的情感。

“情脉脉,恨悠悠”两句直抒胸臆,情感更加浓烈,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未解之谜的深深思念。“旗亭怨句高吟罢,清江落日满离愁”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站在旗亭之上,高声吟诵着心中的怨曲,清江边的落日映照着满溢的离愁别绪,画面凄美,情感深沉。

最后,“蓦心痴,疑汝在,转凝眸”三句,诗人的情感达到了极致,心中痴痴地怀疑着对方是否真的存在,眼神凝视,仿佛在寻找那份遥远而又近在咫尺的情感。整首词在热烈与哀愁之间摇摆,既展现了端午节的热闹与欢乐,又深刻揭示了人性中复杂的情感世界,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收录诗词(225)

王时翔(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忆旧游

记个人初见,对著东风,把袖言愁。

特唤起江郎,恨事为拈赋笔,竟不能休。

题残百纸凄怨,暄景变清秋。

尽收拾新篇,装成小本,待寄红楼。

笑书生寒乞,欠碧玉黄金,此是缠头。

签题须郑重,有风流一老,能作银钩。

毛公近推长句,凭仗压江洲。

文字倘传留,濡毫拂砚吾所求。

形式: 词牌: 忆旧游 押[尤]韵

梦玉人引

古城湾。向树簇簇,水潺潺。

潜访幽居,破苔轻叩花关。

扶病迎人,有泪痕、腮尾侵寒。

欲笑又颦,叹相见真难。

背人低语,道别后、尘镜不窥颜。

知是君来,今朝一理香鬟。

孤幌空劳梦,天涯何处山。

寸心恨,两眉愁、都不曾闲。

形式: 词牌: 梦玉人引

选冠子

荡日晶帘,熏香螺儿,依旧昼长人静。

屏间按曲,烛下传杯,肠断早春芳景。

空约佳期,流水桃花,参差难定。

况心盟断绝,镜鸾分舞,已成愁病。

犹记得、小叠银笺,斜渲淡墨,自写幽姿傲性。

人能耐雪,花亦经霜,做弄满天凄冷。

检向晴窗,仔细重看,风标暗省。

待九秋凉月,试挍淡妆孤影。

形式: 词牌: 选冠子

浣溪纱十六首(其一)

海月红生夜碧流,花魂扶影下西楼。

笛声谁按小梁州。

未入梦来先怯别,便为云去也多愁。

一丝风挂翠帘钩。

形式: 词牌: 浣溪沙